2024-08-23 07:56:47 | 377招生网
湘潭市二中前身是由私立新群学校的胜利、私立化民和弘道中学等三校合并而成的湘潭市立中学,2011年5月,已走过了伟大的90年的历程。90年来,九十年薪火相传,九十年积淀成长,学校已跻身省重点中学行列,步入“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和“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殿堂,是省级园林式单位和卫生示范学校,群体工作先进学校、田径传统项目优秀学校。2012年被教育部评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现已成为颇具实力的三湘名校之一。
新群学校,始建于1921年5月。当时省立一师湘潭籍校友毛泽东、黄笃杰等7人集银洋1000元发起创办(载《湘潭县志》659页)。学校初为小学,校址几度迁徙,至1930年购得十四总见龙街莼香园为固定校址后增办幼稚园,1937年增办初中,改名新群学校。抗战期间幼稚园曾停办。中小学迁至乡下。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学校增办高中于株洲大冲,原址莼香园惨遭日寇破坏经及时修葺渐复旧观,1948年,高中部迁回莼香园。至1950年政府接管,艰辛办学30年,期间虽时局变迁,但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所由幼稚园到高中、全县规模最大、学生人数最多、设备比较齐全的学校。总计新群拥有校舍两处学田1230亩,校教具可供一千四、五百学生使用。30年间共毕业学生5800多人。
化民中学则是1943年秋由周家乾先生以其家产所创设。初为临湘初习班,后扩为临湘中学。初以周南洲祠为临时校舍,后搬至石潭飞机屋场(现湘潭县二中),至1946年秋才择定湘潭城郊二湖头岭为校址,并改称化民中学, 周磊村任董事长,周家乾任校长。自此,学校逐步走向正轨,设备渐齐,规模日增,学校最多时达300余人。化民自43年创办至51年合并到市立中学,毕业学生千余人。学校最大的特点是思想进步,没有反动党、团组织;学校设有奖学金,每期奖励贫寒优秀学生;解放前夕,学校私密承印《新名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多种进步书刊,为湘潭的迎解工作作出了贡献。三校合并后,周家乾先生一直在本校工作,直至退休。
弘道中学原为弘道补习学校,由周顺循等创办于1944年秋,校址设花石张氏宗祠,收学生40人。1945年迁至湘潭龙口高箭楼,正式命名为弘道中学,张平子任校长,周顺循任主事。1946年秋,学校迁至湘潭城区内白花生馆。弘道中学办学6年,共办有四个补习班,六个初中班。
湘潭解放后,新群、化民均具文呈请政府接管。1950年冬,湘潭市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同时接收弘道中学三名教师和部分校教具,筹建湘潭市立中学。1951年元月,市政府任命市长王治国兼任校长,唐士义任副校长,4月14日召开大会,正式宣告湘潭市立中学成立。
“市中”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取消旧制,树立新风,学校面向工农,招收学生437人。52年增办高中,并成立”中共湘潭市立中学支部委员会”。1954年调整县市建制,学校改称”湘潭市第二中学”, 校名由国学大师郭沫若先生题写,唐士义任校长。以后学生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到1957年共有34个教学班,1700余学生。期间新建教学大楼五栋、学生宿舍三栋、教工宿舍、大礼堂等,校区面积由建校的4800m2扩大到45818 m2。当时,学校党政领导除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外,还十分重视师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广泛学习苏联经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55年学生成绩全及格率为89。2%,操行甲等的为80%。首届高中毕业生,92%的升入高校,高考成绩列全省第二。195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70%,高中毕业生75%升入高校。
1957年开始由于各种运动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学时量、质量均无法保证,至1976年10月,喧闹的校园才渐次安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恢复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教学秩序,各项工作走向正轨。连年高考成绩优异,1980年6月学校被首批定为省重点中学,行政级别随之由科级升格为副县级。1983年4月学校成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并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1986年5月,学校党支部改称党总支,次年开始教工专技职务评聘工作。其间学校教育教学全面长进,德育置于首位,教学立于中心各项工作全面发展,质量稳步上升。89届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为市区之冠,90届为100%,高考也取得十分好的成绩。在数学、化学、科技作品、书画、体育等竞赛中均有学生获全省、全国性奖励,市政府先后五次授予学校文明、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学校于1991年5月10日举行了隆重热烈的7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
近10年来,学校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校舍基本建设一马当先,综合大楼、两层103米长的体育风雨跑道、临街的莼香园酒楼、科学楼、艺术馆、两栋78户新教工宿舍等近两万m2的新校舍相继落成。操场全面翻修,旧楼装修一新、环境绿化、道路硬化、雕塑装点、彩灯衬缀,校园美不胜收。先后被市、省授予卫生示范学校和园林式单位匾牌。并于1995年接受省重点中学检查评估,授予省重点中学匾牌。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治学严谨,管理规范,制度齐全,落实到位,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组建了“三结合”教育网,成立了“三级”家委会,开发了德育基地,各种德育活动丰富多彩。连年被评为市“班级管理先进学校”,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班级和市、省级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还发展了学生党员。学校教学质量大步提高,“两考”成绩斐然。中考稳居市直中学前列,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在95%以上,并于2000年达69。2%和71。26%。体育教学和竞赛成绩喜人,93年省体委授予群体工作先进单位,96年授予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匾牌。先后有2人达国家级、75人达二级运动员标准,向高等院校输送体育人才84人,有5人次获省赛冠军、8人次获亚军,篮、足球队多次获市冠、亚军,代表市赴省参赛。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名校的改革思路。以电教媒体为主的生物五步法教改实验,94年接受省评估并获得省电教科学实验成果一等奖,推动了全校教育技术现代化实验的发展。93年实现三机一幕进教室,继后语音室、电脑室、电视编辑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音室、卫星电视接收站相继投入使用。同时参与或独立进行了国家、省、市级50多个教研课题的研究,大部分获市、省、国家级奖励,成果显赫,2000年被授予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殊荣。同年学校又投了100万建成市内首家校园计算机网,融广播、电话、教学双控、监控系统于一体。目前学校拥有500万元的电教设备,1000 m2的电教专业房。学校从93年起在初中部每年招收一个特长实验班,高中部也择招部分特长生,并先后投入近100万建成设备齐全的三间音乐教室、二间美术教室,以及声、乐、舞训练室、器乐室、练功房等。自95年获中学合唱节目全国一等奖后,99年第三届省重点中学文艺调演获“二金一银”,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2000年市、省中小学艺术节该校歌、舞、乐节目均获市一等奖,舞蹈获省一等奖,并在全国首届舞蹈电视大赛中,获金奖第一名,2004年2月,湘潭市第二中舞蹈队进京演出,舞蹈<囚歌>获国家二等奖。受文化部委派以该校学生为主的市少儿艺术团赴法国、匈牙利演出圆满成功。近5年,被录入艺术院校的学生达107人,艺术教育成绩突出,连年被授予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奖励,2000年又投入了160万建成音响灯光先进、可容1200余观众的市内学校首家艺术馆,当年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
学校其它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曾荣获省优秀基层工会、市三防教育示范学校、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民主管理模范单位、市优秀共青团委、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多次奖牌、奖旗,还获得200余起有关竞赛和单项工作的市级奖励。校办工厂曾创造出年纯利50余万元的好成绩,现仍略有盈余。 学校如此快速的发展进步,得益于领导班子得力、教工队伍齐整、民主风气浓厚。校长唐海秋评为市优秀校长后,又于2000年授予市十佳校长称号。现有教师181人中,高级教师78人,学历合格率达98%。拥有一批象李寿冈、李仁、谢松成、宋新民、周云河、宋振兴、李小良、胡智慧、刘梅林等特级教师和周于兹、胡大军及许斌松、周琦。韦小芳。倪萍。贺利平等省、国家级优秀教师;成思红和翁鹤松等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中学美术教师;学校已发展到45个班、学生2500多人。
2010年11-12月,学校启动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本届与往年有所不同,更注重艺术的培养与展出。并加以广告效益,拉赞助等。也有着强大的师资力量为本届艺术节撑腰。全校共有74个节目参与到预赛中来。歌、舞、乐、小品等节目异彩纷呈,充分体现了该校学生多才多艺、乐观向上的风采。
在2011年湖南省中学生“三独”(独舞、独奏、独唱的简称)比赛活动中,湘潭市二中三位参赛选手经过层层选拔,以精湛的技艺力挫群雄,陈奕莹荣获独唱一等奖,魏思维和吴冠雄分获独舞二等奖。这三人均获重点大学特招录取资格。近几年,市二中在每届“三独”比赛中都有学生获奖。该校秉承着“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名校”的办学思路,致力于打造全省甚至全国一流的艺术教育品牌,由杨华老师带领的二中舞蹈团 已闻名全国。学校两度被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
其中合唱《雕花的马鞍》被文化部特邀参加2013年1月的中韩文化交流活动。舞蹈《钢铁》被选送参加全国决赛,并在2013年2月20日厦门全国第四届中学生艺术展演总决赛中荣获再次冠冕全国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这是湖南代表队舞蹈组唯一一等奖,杨华、余娅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在展演中市二中连续四届获奖,也是全国仅有的三所连续四届参赛的学校。
377招生网(https://www.1263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1年民和县高考成绩的相关内容。
民和县2021年参加普通高考人数4153名,其中文科考生1046名,理科考生3107名。设两个考点147个考场,其中民和一中考点73个考场,民和二中考点74个考场。2021年该省普通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为:普通文史类本科一段405分,本科二段361分,专科150分。普通理工类本科一段330分,本科二段310分,专科150分。 377招生网以上就是湘潭市第二中学的历史沿革 民和县高考录取分数线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377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77招生网:www.126377.com永康一中一本上线率76%。根据查询永康一中官网得知,在2022年,该校的一本上线率为76%,2021年为74.5%。永康市第一中学,简称“永康一中”,位于浙江省永康市,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永康一中好还是金华二中好永康一中和金华二中比是金华二中好点。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又称金华市第二中学,是浙江省一流的重点中学,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14年还被
芷江师范学校的历史沿革2001年5月,市人民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决定,“怀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并入芷江师范组建怀化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并逐步发展为教师继续教育学院。”从此,该校形成怀化、芷江两地办学的格局。同年,该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基地”。2005年12月,经省教育厅专项评估(湘教通[2006]38号),该校被确定为全省十个具有开办幼儿教育专业资格的学校之一,是
靖江市靖城中学的校史沿革靖江县高等小学堂靖江历史上办了不少书院,其中创办最早、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是马洲书院,也因此占据着靖江大半个教育史,她是靖江教育的起端、文脉的开始,其“治生勿求富、读书勿求荣”的教育观成为马洲人心中的一座巍巍丰碑。她为靖江人民树立起了一种高远的、健康的教育观、成才观,成为靖江这块土地繁衍和繁荣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靖江马洲书院与兴化昭阳书院、兴化文正书院、泰兴
湘潭县一中海航班录取分数线湘潭县一中海航班录取分数线是为937分。根据湘潭县一中学校官网显示,海航班录取分数线是937分,得分率在92.7%。所以湘潭县一中海航班录取分数线是为937分。湘潭,简称潭,湖南省辖地级市,因盛产湘莲而别称莲城,又称潭城。湘潭县一中录取分数线2022湘潭县一中录取分数线如下:湘潭县一中937分湘潭县二中790.5分湘潭县四中
湘潭县一中海航班录取分数线湘潭县一中海航班录取分数线是为937分。根据湘潭县一中学校官网显示,海航班录取分数线是937分,得分率在92.7%。所以湘潭县一中海航班录取分数线是为937分。湘潭,简称潭,湖南省辖地级市,因盛产湘莲而别称莲城,又称潭城。湘潭县一中录取分数线2022湘潭县一中录取分数线如下:湘潭县一中937分湘潭县二中790.5分湘潭县四中
河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历史沿革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市。学校北依宋代千年铁塔,东临明清古城墙,校园内近代建筑群中西合璧、古朴典雅。这里曾是后周、北宋国子监所在地,清朝雍正年间,河南贡院迁建于此。1904年最后一次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延续1300多年的中国封建科举制度在这里落下帷幕。这里历史久远,底蕴深厚,名师荟萃,杏坛春暖;这里学风浓郁,翰墨飘香,桃李满园,其
湘潭市三中高考升学率202233%。截止到2022年7月18号湘潭市三中的升学率暂未公布,但是根据2021年参加高考的有1500人,录取的有500人,升学率在33%来推算2022年的升学率也会在33%。良好的学风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深的广大学子喜爱。湘潭县一中2014高考上北大清华线有多少人以北大医学部的线作为“上北大清华线”的标准的话,就是五个噜。裸分前五679,674,裸分上清华0,上
今年江西新余高考是哪一天1、全国各省份高考时间都是相同的,都是6月7-9日。2、2016江西新余高考时间当然也是6月7-9日。3、截至目前,包括上海、浙江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在内,全国已有20省份出台高考改革方案。从全国来看,目前已公布改革方案的20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集中于2014年到2019年。其中,上海、浙江于2014年最先启动;北京、天津、湖南、海南、江西、
2023-12-07 17:08:08
2023-12-31 18:23:41
2023-12-21 03:58:21
2023-10-31 22:24:54
2024-07-19 19:39:18
2024-07-15 16: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