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考指南 > 正文

跨校跨专业考研可以吗?很难吗?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2024-05-20 10:44:28 | 377招生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跨校跨专业考研可以吗?很难吗?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相关的问题,今天,377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跨校跨专业考研可以吗?很难吗?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上海在校本科生跨校第二学历入何报考

上海在校本科生报考第二学历考试的形式只有自考。因为成考和网络教育都需要专科整才能考,在校本科生没有专科证,所以只能报自考。自考需要在当地教育局的自考办公室报名。
第二学历有两种获得方式,一是指在修读普通全日制统招(第一学历)学历的同时,修读第二专业获得的学历;二是在获得全日制统招学历后,在职获得的非统招学历,包括成人教育(业余、函授、半脱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广播电视大学(电大)和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根据教育部官网-政策咨询:“一般说,第一学历与第二学历的关系是同层次的二个学历。”
本科生,即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在校生、毕业生。本科,分为公办本科和民办本科。包括4种类型:公办一本、公办二本、民办二本、民办三本。大学或学院基本部分(区别于预科、专科),学生毕业后可获学士学位。学制为二年制(专科起点两年制本科),四年制(一般),五年制(医学类、建筑学)。在我国普通高考当中,本科录取分为本科一批(一本)、本科二批(二本)和本科三批(三本)。

跨校跨专业考研可以吗?很难吗?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跨校跨专业考研可以吗?很难吗?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跨校跨专业考研是可以的,至于难度应结合自身实力和对于专业认识程度高低来决定,最好是在大二下学期开始准备,因为跨专业考研相对本专业考研来说不占优势,只能尽早准备,把想考专业知识储备很充足,这样才能在与其他考生相竞争。
跨专业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

跨考研难度在于:在为期一年的复习过程中,如果去跨专业,而且从冷门跨到热门,或者跨到完全不相干的专业,比如原来学生物,非要学金融,原来学医学,非要学管理、会计,这样面临的难度比较大,考生必须考虑,所要学习的所有公共课和专业课的知识,完成的学习任务,是不是考生基础能够在一年时间里面完成的,这是很现实的,不是光凭热情和勇气就能解决的问题。

跨校跨专业考研可以吗?很难吗?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377招生网

跨校跨专业怎样准备胜算大?

跨校、跨专业考研人数高达60%以上
2012年全国考研总人数为165.6万人,其中选择跨校或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占总人数60%左右。据笔者调查,在2013年考生就读的某辅导班里,选择跨校考研的学员占到90%之多,而选择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也达到了70%。跨校、跨专业考研无疑成了当今的一种趋势。事实上,跨校跨专业群体庞大的数字来源于一些客观的招生条件。在全国2000余所高校中,有900余所具有研招资格,拥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更是仅有60余所,民办高校从2012年才开始有5所获得研招资格。这注定了大多数学子想要读研就必须跨 考,想要读好专业也必须跨 考。

据报道,早在200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外校报考的考生就占到考生总数的70%~80%;当年报考中国政法大学的7000多人中,本校的本科生也只有900多名;而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的外校生则占到84.9%;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相关负责人表示,北大年招收硕士研究生3500人左右,其中北大自己的本科生约占1/3,并且近几年一直保持这个比例。“跨校报考我校并录取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重点大学,尤其是设立研究生院的55所高校,占了录取总数的70%。”
值得欣喜的是,一些重点院校、重点研究院在研招时不再过分挑剔考生本科时的专业。中科院研招办主任告诉本刊记者,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近些年招录的研究生中,有很多是跨专业录取的。有基础学科跨应用学科的,也有应用学科跨基础学科的。这些考生凭着自己对跨 考专业的浓厚兴趣以及由此激发出的巨大学习热情,已经在专业能力上达到,甚至超越了本专业优秀考生的水平。“我们一贯的招生态度是,只要专业知识技能过硬,就不存在本科专业歧视现象。”
传统热门专业与交叉学科成为跨 考热门
据调查,2012年跨 考的热门专业主要集中在:会计学、行政管理、企业管理、金融学、语言文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心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等传统热门专业中。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财会、计算机、通信、管理科学等专业尤其得到跨专业考生的青睐,这些专业应用性强,与市场结合紧密,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吸引了大量本科学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考生跨专业报考。
与此同时,大量非本专业的考生跨 考热门专业,使得传统热门专业的竞争门槛越来越高,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高校有些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低于5%。数学基础深厚让很多理科生扎堆跨 考商科,大大提高了考试竞争的难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2011年的报录比分别低至24∶1、30∶1、52∶1;而大量中文、历史、哲学专业考生的报考,更是让浙江大学传播学专业2011年的报录比低至198∶1,竞争异常惨烈。
近年来,一些交叉学科也逐渐变成跨 考热门专业。比如北京大学,自2005年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以来,以当下热点前沿的生命科学、纳米科学、海洋科学等学科为中心,建立了以往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大门类横向联合的诸多专业,如理论与系统生物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等。由于这些学科跨度大,对考生的背景知识要求高,方向又多集中在前沿研究领域甚至超前研究领域,因此尽管这些专业报考难度大,但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吸引了越来越多专业跨度之内的优秀考生报考。
许多考生跨 考“交叉学科”专业主要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学位属性,从纯理论型专业向应用型专业、从纯文科专业向经管结合型专业转变。比如许多理科专业的本科同学,诸如物理学、应用化学、计算科学、力学等同学纷纷向电子、化工、软件、航天、船舶等工科专业跨 考;中文、历史、哲学向对外汉语、新闻、旅游、文化管理方面跨 考。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有不少跨 考同学认为,即使是要继续攻读,也不想让硕士阶段就把自己的专业限死,博士阶段还想继续观望,选择更符合自己特点的方向。如政治学的同学选择国际经济合作研究、中国对外经济研究等方向,拉近与经济学的距离;矿业工程的同学选择数字矿山及计算机应用、安全技术与工程计算机应用、人工智能与仿真安全技术等方向,拉近与自动化、系统工程的距离。
兴趣和名校情结成跨 考两大动力
因为高考填报志愿时,学生对大学专业设置了解不充分,大部分学生高考服从调剂,不少人本科阶段读了自己本就不感兴趣的专业。对他们而言,跨专业考研也成了自主性更强的二次选择的机会。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随着年龄与见识的增长,决定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对专业兴趣的认识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非单纯图有趣,而是更多地结合自身长远的理想,将对专业的兴趣发展成“志趣”。本刊记者调查采访了某考研培训机构的集训营,调查显示,有近半数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表示自己“出于对报考专业的兴趣”而选择跨 考。
同时“名校”成为跨 考的另一内在动力。据统计,近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10个招生单位是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其中,北京大学报名人数最多,跨校考研人数常年过万。
名校如此受宠,与当今应届生的就业形势有直接关系,因用人单位掌握的信息有限,所以多数只能用学历背景衡量应届生的综合能力。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刘晓(化名)深有体会,刘晓因高考失利曾在某专科学校读书,后“升本”进入一家二本院校读法学专业,毕业求职时却在三个月内连在十家单位碰壁。眼看着一起应聘的名校毕业生被一线律师事务所录用,刘晓燃起了继续深造学业的斗志,决定报考人大并最终顺利被录取。
事实上,相对于考生的名校情结,近些年来许多名校在对待跨校考生的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随着研究生教育公平理念的推进、研究生复试改革的日趋规范、成熟,“本科出身”不再成为名校录取的重要标准,甚至有的名校更偏爱从一般院校刻苦学习考进来的普通院校出身的学生,这无疑给了跨校考生巨大的信心。
特殊研院和特殊专业为跨 考提供了必然性
跨 考形势的火热,还与一些“特殊”的研究生招生机构有关。一些科研院所、学术机构的研究生院,由于自身不招收本科生,所以所有被录取的研究生都属于跨校考生。今年6月底,中科院大学在武汉举行了一场大型招生会,场面火爆。参加这次招生会的小陈说,他就读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十分热爱自己所学专业。中科院的微波遥感技术水平和科研设备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因此他做梦都想进入中科院深造。他认为,考中科院的考生都属于跨校考研,不需要和“本校本科生”竞争,在公平性上要比考其他名校强一些。
与此同时,一些专业学位项目的兴办,比如法律硕士(非法学),其招生对象就是非法律专业的本科生,这也造成了跨专业报考人数的增多。例如,法律硕士在2000年开始不再允许法律专业毕业生报考,当年全国的报考人数只有8000人左右,2004年报考人数增加到3.9万人。2009年根据教育部通知,在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之间,新增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招生对象为法学本科,但法律硕士(非法学)的招生对象依然是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当年仅北京市法律硕士(非法学)报考人数就达到7494人。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以上就是377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377招生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跨校跨专业考研可以吗?很难吗?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相关推荐
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开始查
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开始查

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开始查高考公布成绩的时间大致是在考试结束的半个月左右,根据历年经验,高考成绩出来的时间各省都不同,一般是在6月22日-25日,具体以考试院公布为准。高考成绩查询方式:一、学信网查询1、登录学信网2、进入之后在新页面中点击【成绩与学历认证】下的【查看】按钮3、点击”高考成绩单“4、输入证件号码、报告编号等信息,点击查询即可。二、微信查询1、微

2023-12-31 23:27:09
专升本可以跨专业吗?
专升本可以跨专业吗?

专升本可以跨专业吗?不允许。对所报专业没有特殊要求的可跨专业报考,但学校对专业是有特殊要求的。全日制统招专升本不允许跨文理科报考,文科可以报考文科类,理科可以报科理科类。在2005年之前,全国的许多211重点院校都招收专升本,而且专业很多,但是到了2005年以后,全国主要的重点大学基本停止招收专升本,到了2008年以后,招收专升本的院校就更少了。这两年招生院校大

2024-03-27 14:31:39
可以跨专业升本科吗?
可以跨专业升本科吗?

可以跨专业升本科吗?一、可允许跨专业的院校及其条件要求根据专升本考试政策,考生允许跨专业报考,但是仅是允许报相近专业。相近专业:2个专业中所学的课程有一部分相同就是相近专业,或属于同一个院系下面的同类专业。很多院校之所以限制不准跨专业报考,是因为专科生和高考直接考进本科的学生相比基础薄弱,很多专升本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成绩不好,导致挂科等影响毕业。所以高校都不愿意接受跨专业,特别

2024-02-11 06:57:30
关于新高考政策,什么时候开始选科?
关于新高考政策,什么时候开始选科?

关于新高考政策,什么时候开始选科?为高二期间。以广东省为例,自2021年起,普通本科高校招生考试由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设置。计入考生总成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和招生专业的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及自身兴趣特长,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

2024-04-22 23:24:14
护理专升本可以跨专业吗
护理专升本可以跨专业吗

护理专升本可以跨专业吗可以跨专业。护理专业的学生,在选择报考专业的时候,可以报考的专业有,本专业护理,除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助产学这四个专业以外的其他医学类专业以及其他大类专业。考生按照原学专业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原则报考,确有特长者可以跨科类或跨专业(医学类及护理学、助产学专业除外)报考。医学类有特殊情况具体来看,报考医学类专业(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

2024-04-09 08:25:05
统招专升本可以跨专业吗?
统招专升本可以跨专业吗?

统招专升本可以跨专业吗?统招专升本在报名考试时,只能报和专科所学专业相近或相同的专业。可以跨专业,但有限制。所跨专业一般要与专科专业相似相近,在同一个大类,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可以跨专业但要加考几门科目。每个学校具体招生情况不同。在一般情况下,统招专升本不可以换专业,无论是在报考前选择专业还是考上后,换专业都是不允许的。在统招专升本,学生所读的专科专业应与报考的本科专业相同或相近。

2024-04-25 23:15:23
2024福建单招是什么时候开始报名?
2024福建单招是什么时候开始报名?

2023福建高职单招报名时间什么时间几月份报名福建高职分类考试报名时间大概是在每年的3月份,以2022年为例,福建高职分类考试报名时间是:2021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由于2023年的高职分类考试政策还未公布,大家可以参考2022年的福建高职单招报名时间。2023年福建高职单招报名时间什么时候由于2023年福建高职单招考试报名时间数据暂未更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22年福建高职单招考试报

2024-03-26 20:12:03
2024辽宁单招是什么时候开始报名?
2024辽宁单招是什么时候开始报名?

2019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单招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 现阶段2019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单招报名时间已经公布,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2019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单招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供参考!2019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单招什么时候报名1.报名时间:2019年3月15日-28日;报名方式:网上报名(也可现场报名);2.2019年单独招生考试时间:4月6日9:00——11:003.志愿设置:高职单独招生设置

2024-03-26 17: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