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信息 > 正文

河南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中专学校名单有哪些

2025-08-17 01:47:22 | 377招生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河南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中专学校名单有哪些相关的问题,今天,377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河南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中专学校名单有哪些

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的学校历史

成长阶段(1949-1965)
一、沐浴春风获新生
1949年7月,宜都解放,该校由人民政府接管。8月,全校教职员工参加了人民政府主办的“暑期教师讲习会”。 结业后,原教职员工基本留用。随后,县委委派解放前曾在宜都一带搞党的地下工作的王素任该校校长。又经县委决定,将湖北省私立宜都清江中学(由曹子龙兄弟在抗战胜利后于私立宜都清江中学原址办的,不是该校之前身)并入该校。仍用“宜都县立初级中学”校名,暂用旧学制,教材是新编的临时课本。当年9月如期开学,当年录取新生238名,分甲、乙、丙、丁、戊五个班 每班40余人,乙班为女生班,戊班全是城关镇的学生,其他三个班为各乡镇的学生。当时全校在籍学生16个班759人,教职员工63人。1949年12月20日,县政府授予学校“宜都县立初级中学”的校印,从此,这一天也被定为该校的校庆日。
一经解放,该校即着手破除旧教育制度,建立新的教学秩序,遵照并贯彻执行党和政府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计划、指示等,积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切实向工农开门,肃清封建教育思想,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投身革命运动,学习时事政治,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致力改革教学。废除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学校领导体制,建立以校长为首的有教职员工和学生代表参加的校务会议,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废除训育处,设教务处(后改为教导处)、总务处两处。取消公民课,开设政治课,讲授《共同纲领》、社会发展史和时事政策。提倡劳动教育,开展艰苦建校等活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轮流劳动,拆旧楼,平场地。1950年冬,我县普遍展开了土改、镇反和抗美援朝三大运动。全校师生组成三个宣传队,带了腰鼓、秧歌、快板、歌咏等文艺节目,分赴农村慰问演出,还参与斗地主,丈量土地,既配合运动开展宣传,又直接经受锻炼。1949年下学期和1950年冬季,不少学生响应党的号召,踊跃参军参干。1951年,全校师生慷慨解囊捐献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
1952年春,增办一年制短师和三年制初师各一个班。从这年起 改为秋季始业,秋季新招的一年级实行新学制,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此时,学校已有较大发展,在籍学生已发展到20个班1093人。由于切实向工农开门,招生时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对其确有困难者评发人民助学金和临时困难补助费等,学生中工农子女的入学率得以逐年增加。此时,董化接任了该校的校长。
1952年寒假,全校教职员除几位老病者外,均赴省(武昌)参加思想改造运动。全省3000多名中学教师参加,时任湖北省的省委书记、省长李先念专程到会作了《人民教师必须进行思想改造》的重要报告;省政府副主席程坦亲自主持,省委宣传部长、教育厅长等负责日常工作。会议历时100天,共分三个阶段:一是大张旗鼓地进行正面宣传,打破对思想改造的顾虑,端正学习态度;二是痛下决心,大胆揭露自己的旧思想(重点是封建思想、奴化思想和法西斯思想),亮出病患,以备治疗;三是用工人阶级思想自我检讨、分析批判。这些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都有与时俱进、改造自己的强烈愿望,加之感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温暖,便自觉“敞开心扉给人看”,“竞扫秽瑕换新天”,“金丹换骨脱凡身”。1953年4月,思想改造运动结束,教师返校,开学上课。
学校各种组织也相继建立起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自1950年在校建团以来,到1953年时,已发展团员104人,而且建立了团总支部。在校少先队员人数也较1950年建队时大有增加。学生会1953年建立,在配合学校行政组织学生学习和开展各项活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时,广大学生勤奋向学,蔚成风气;全校教师通过解放以来的各项政治运动,提高了思想觉悟,拥护党的领导,自觉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为了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上级除了继续委派共产党员来校担任校长、副校长外,而且开始在教职工中发展党员。此时,在校内,最高决策机构是由校长主持的校务会议,负责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计划、规定,制定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学校八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重视了教学的计划性,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试行了新的教学方法,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当时,教育部所规定的课程均已开齐,一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同时,学校也坚持五育并重,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校长、主任既领导教学,也抓德育。该校从1953年开始试行并在1955年推行“劳动卫国制”标准,组织学生参加建校和种菜等劳动;在学生中,以英雄人物命名的体育锻炼组纷纷建立,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卫生保健工作也抓得卓有成效,学生体质明显增强;课外文娱活动也颇为活跃。
从1953年起,加强了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和劳动教育,至1954年又加强了对学生的升学和参加生产劳动的思想教育。1955年教育部颁发《中学生守则》,该校据以向学生进行德智体诸方面的规范教育。由于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党的教育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经过几年的努力,至1956年,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政治空气浓厚,学习环境适宜,学生勤奋于学,教师潜心于教,形成了良好校风,教育质量也颇高,在宜昌专区已经小有名气。
二、跻身完中受挫折
1955年2月22日,根据国务院[1955]国政常字第13号文件,将枝江县并入宜都县。这样,该校的招生范围也要扩大,加之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宜昌专署教育局决定,从1956年起,该校开始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校名也自此改为“湖北省宜都县第一中学”,各学科都用全国统编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语文课试分汉语、文学两科教学。建国7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该校已初步摸索到了办社会主义中学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即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1957年6月,党在该校开始建立党支部,赵文科为第一任支部书记。在党支部具体领导下,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党的整风文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稳步推进。
1957年10月,上级任命管先润接任校长。1958年元月,新任党支部书记明振环到任。明振环,山东高密人,抗日时打过游击,49年的南下干部先在武汉水电学院当组织部长。管先润,沙市人,原在宜昌地区公安处侦察科任职,因年轻有为调任姊归县公安局副局长,58年政法支援文教才调来宜都一中任正校长。两人一到任,即均被任命为县委委员,这在一中校史上,是空前的。仅此令不少一中人至今谈起来仍兴奋不已。1971年3月,管先润调到宜昌师范(即后来的宜昌师专)任书记,直至退休。明振环则在该校一直工作到离休,1993年5月18日病逝。
从1957年12月开始的全县教师集中开展的整风反右运动至此也已结束,4月开学上课。为了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学校进行教育大革命。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办起了工厂、农场、把生产劳动列入教学计划。但是,由于当时对党的这一方针领会不够,理解片面,加之“左”的思潮的影响,以至在这年秋季,学校将高中部师生投入大办钢铁运动,分期分批拉到江家湾去挖煤洞、采矿石、建土炉炼铁;先后两次将初中部师生派到百里洲去帮助生产队捡棉花、搞冬播;留校的师生也办起了各种小工厂(场),建起了小土高炉,还种试验田,放卫星,夺高产,搞大跃进。
这半年通过参加炼铁、办厂(场)、支农等活动,广大师生虽经受了劳动锻炼,所办的小炼油厂还炼出了人造石油和机用润滑油,受到县委的精神和物资奖励,但是在整个1958年下期,劳动时间多,读书时间少,教学受到了冲击。三年困难时期,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有关“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劳逸结合”的通知精神,该校也作了一些具体调整。但是,由于急躁情绪和“左”的思潮影响,某些调整措施则是不适当的。如停开体育课,把体育课时间用来搞开荒种地;在遭受自然灾害生活极为困难的1959­—1960年,还在搞大兵团作战,拖出高中一、二年级师生到江北安福寺附近开荒种粮;调初中部师生到窑湾筑堤建水库养鱼等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也相对地减少了教学时间,不利于师生劳逸结合,影响了教育质量。而且从1958年教育大革命以来,批了当时苏联的一套所谓“修正主义的教育教学模式”。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又还在摸索之中;原用的统编教材被搁置起来,而采用本省暂编的试用教材;有的学科即使还在使用统编教材,也搞“砍换删补”,上跃进课。这些也都影响了教育质量。再者,由于接踵而至的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该校错划了一部分人。不少老师竟在一夜之间,或被批判,或被遣送回乡,更有甚者被送去劳教了。1958——1959年,开展反右倾运动,学校开始批“白专道路”、“拔白旗”,有的教师被清理出校,校长管先润也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革职下放到农村劳动,又挫伤了一些教师的积极性。
尽管有如此种种困难,但广大教师还是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爱国爱党的感情,拥护社会主义,兢兢业业地钻研业务,致力教学。从解放后到1960年止,学校涌现了一批名师。语文组先后有杨子健、廖致亭、郑应时、喻信、向震、艾寿彭、张寿彝、陈玮、张念亲、陈克铭、邹继贤、张朝正、彭琳、刘武扬、陈少元、李明炎、李光县、余子光、郑启春、黄昌恒、谭范甫、蒲元、胡敦禹、韦启良、龚万树、朱萃玉、张文斌、张家恭、刘枝荣等。数学组先后有李荫青、张泽湘、黄在华、刘华民、刘百臻、周邦宪、向子玖、黄世炽、张纪、刘克作、邓希贤、余良幸、李先泽、廖盖亚、覃秀瀑、淡懋田、杜代耕、李承勋、曾幼安、田学孟、唐厚炎、王曙亚、向从榜、王行圣、郑兰彬、阎友法等。理化组先后有卞嘉乐、向荣楚、李绪述、李全楚、杜集注、吴特生、周永年、鄢子明、王伯欧、王继伦、刘行伟等。外语组先后有敖燮远、余伯常、王和甫、刘钧、杨振晔、汪宗甲、杨勇豪、汪绍珍、喻仁安、邓承海等。历史组先后有凌凤翔、马正英、廖明衡、胡萃华、胡怀民、李致和、梁承茂、胡保田、高科兴等。地理组先后有郑大珍、李逊之、张璞臣、曹建安、谭陛阶、杨先全等。美术组先后有曹月初、程光哲、吴章彩(也教语文)、张廉光、黄桂滔等。体育组先后有龚昌佐、张楚、陈福会等。宜都一中当年的学子对这些先贤师尊们的道德文章,至今仍念念不忘;尤其敬佩邹吉烨校长的云水风范。
邹吉烨先生19世纪40年代毕业于武汉大学外语和历史系,抗战胜利后来该校任教英语和历史,并任教导主任。解放后历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他处世为人,儒雅可亲;学识渊博,治校有方。1952年就被调到宜昌师范(即后来的宜昌师专,现在的三峡大学)任副校长,1958年又上调到省属重点高中水果湖中学任副校长、校长,直至退休。1988年,该校举行50年校庆,邹吉烨先生特填词《调寄沁园春-敬贺枝城市第一中学建校五十周年》一首,忆昔望远,情深意长,兹录于下:
犹记当年,短巷书声,逊阁灯光。有清江逶迤,滢滢滟滟,大江东去,浩浩汤汤。泾渭分明,文质互见,苍翠青葱看宋梁。人未老,既滋兰树惠,四有流香。 忆昔若菊相将,共指点山水话高长。赖铁肩妙手,开宗立论;校庆五秩,天和文章。本固干强,百年大计,万国衣冠嘱炎黄。重寄语:学书且学剑,志在兴邦。
发展阶段(1977-1997)
一、拨乱反正抓教学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该校也因之在政治上重获解放。特别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整顿恢复,该校各项工作都有了明显可喜的进展。
1976年10月以后,在揭批“四人帮”的同时,该校即着手重建和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其时,学校只有高中部11个班,学生617人。1977年伊始,即采取补救措施,对高二年级已经分定的各专业班,适当增加文化课的课时和内容,使这部分学生在毕业前能尽量多学点文化科学知识。6月,县委派来工作组,由彭义全任组长,宋光明任副组长,领导抓纲治校。同时,对学校领导班子作了一些调整,彭玉全兼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学校党支部的工作;宋光明兼任学校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杨万忠主持教导处工作。9月,该校经县确定为重点中学,校内也在各年级办起了重点班,毕业班还按文、理分科。至此,停止分专业班,开始注重智育,抓书本知识,抓课堂教学。
1978年5月,根据县文教科通知,废除校革委会之名,刘才雄由校革委会第一主任改任校长;教导处增加了周心顺、汪应雄两位副主任,由周心顺主持教导处工作。学校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试行重新修订的“中教五十条”,执行部订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教学工作被提到重要位置。废止了教师按连排编制,恢复按学科分别组成的教研组、备课组,开始注意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以老带新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全国统编教材与大纲。
1978年秋季招生,废除了推荐制,仍实行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并从这年秋季高中一年级开始,各科使用统编新教材,并要求各科教学均须依据全国统编的大纲和教材,从实际出发,注重“双基”,注意查缺补漏,努力提高质量。
德育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从1977年以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活动,用正面典型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勤奋学习,遵守纪律,力争好成绩,以挽回“四人帮”所造成的损失。体育卫生工作和勤工俭学活动,都逐步得到正常开展。
这两年,学校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极“左”的影响还存在,教学的中心地位还没有确立起来,学校干部或多或少还心存余悸,教师的积极性也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二、抓纲务本迈新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校的局面就焕然更新了。
从1979年起,该校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根据“调整、整顿、改革、提高”的方针和“中教五十条”精神,宜昌地区和宜都县都确定该校为重点中学,对该校领导班子作了进一步调整。1979年2月,调来冯星辉任校长,10月调来王德茂同志任党支部书记。1980年下期,新任命的教导主任张文海和前一年任用的两位副教导主任周心顺、汪应雄,都是从该校教师中提拔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年富力强。1981年秋,冯星辉同志调到夷陵中学任校长,9月,上级又调回刘才雄同志继任校长。经过几年调整,该校领导班子得到充实和加强。按“中教五十条”的规定,该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又设有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由校长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组成。学校定期召开校务委员会,广泛征集意见,共商学校大计。同时,学校重新确立了全面贯彻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抓纲务本”,把学校中心工作转移到教学上来。尤其是校长刘才雄同志不仅一身正气,治校有方,而且以身作则,作风扎实,雷厉风行,学校的局面迅速改观。不少的教师开始在政治上积极争取进步,业务上扎实钻研教学艺术,潜心教书育人,有的教师,如已经平反且又重返教坛的张文斌老师已在冲破旧的框框,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广大教师已经成为该校全面贯彻方针、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开创新局面的坚强依靠和中坚力量。
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进展,该校原有冤假错案得到了清理、改正,所有被错划的“右派”都得到平反,并得到恰当地安置,另外还解决了7名教师的夫妻分居问题,安排了11名家属及子女就业,先后解决了63名教职工的住房问题。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经济待遇、生活条件也得到了不断改善,积极性大大地调动起来了。
在注重智育的同时,学校也加强了德育工作。1979年先在学生中进行民主与法制的教育,接着开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宣传贯彻《中学生守则》;继1977年以来持续开展“学雷锋、创三好”的活动,并自1981年以后,持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活动,从1982年起,将每年三月定为“文明礼貌月”,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学生”的活动。通过表彰先进,引导和激励学生蓬勃向上,健康成长。平时注意加强政治课的教学,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了辩论赛、“模拟法庭”等活泼多样的活动,大力表彰先进,宣传好人好事。1986年,学校召开了首届团代会、学生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团委会、学生会。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较之前几年有了明显的提高。1986年7月,根据省教育厅文件(016号),该校王晨、余丽华两同学分别获得省“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1980年下半年起,学校开始贯彻上级有关办好重点中学会议的精神,进一步端正了办学思想,明确了重点中学之“重”,在于教学质量高,在于模范地全面正确地贯彻方针。因而确立了“抓纲务本,重法求实”的教学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不再按成绩分班,不搞重点班与普通班;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狠抓教学环节的落实;控制考试次数,不搞考分排队;严格控制作业量,不搞题海战术。同时,要求教师教学必须紧扣大纲和教材,认真扎实备课,狠抓“双基”,改进教法,培养能力,发展智育,提高45分钟的教学效率;并要求各教研组加强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从1980年高考起,该校每年都有毕业生考上清华和北大之类的全国著名重点大学。而在“文革”前的十七年里,只有一个考生考取北大。1984年起,学校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和教研工作,确立了“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研结合”的工作思路,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并由教导处负责督促实施。对高三年级的教学,学校予以了高度重视,加强了高三教师的配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备考计划,成立了以校长刘才雄为组长的复习备考领导小组。1984年高考,该校大中专上线人数达到189人。这是该校历史上上线人数最多的一年。1985年高考,该校荣获宜昌地区第二名,理科上线人数居九县一市之首,尤其是文科考生王仲秋以567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全省文科状元称号,被北大录取。
在体育卫生工作方面,1979年下期重新开始贯彻《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80年又贯彻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等几个单位联合发出的《加强学校体保卫生工作的意见》,学校逐步健全对体育卫生工作的领导,把它纳入学校重点议事内容,并加强督促检查,切实开展工作,学生的体质明显增强。1984年2月,学校接受并通过了宜昌地区行署教育局对该校贯彻落实两个“暂行规定”的检查验收,学生的体育达标率超过了70%,名列验收合格的7所学校之首。学校的勤工俭学也取得了出色成绩,1985年和1986年,该校连续被评为宜昌地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总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校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沿着党的教育方针指引的正确轨道前进,领导班子对办学指导思想日益明确;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广大教师勤恳负责,教书育人;莘莘学子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尤其是学校的环境面貌、教学设备和师生的生活条件等改善之大,即使是在兴旺的十七年也是无法比拟的。
三、内部改革皱春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改革浪潮滚滚而来,为增添办学活力,1989年,该校迈开了改革的步伐。元月,学校召开了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宜都一中教师课时补助方案》、《教学质量奖方案》、《文明礼貌考勤奖的规定》等规章制度,率先打破了“大锅饭”,对于革除“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绩”的积弊起到了积极作用,让教职工认识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就是不一样,激发了工作热情,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
1990年秋季,上级对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任命周振佩同志接任校长,刘才雄同志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又任命李光林为教务处主任。1992年春季,刘才雄同志调到市教育局任巡视员,上级调来郑兰斌同志任学校党支部书记。连同原有的两位副校长喻可昶、王宏远组成了新的领导班子。新组建的领导班子有魄力,有能力。紧跟形势,大刀阔斧改革内部运行机制;顺应民心,竭尽全力修建教工宿舍。
1993年,学校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全市率先试行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岗位责任制”为内容的“四制”改革。首先是制定并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校长具有学校的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经权。校长对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学校的全面改革、保证办学方向和培养“四有”新人,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和行政管理,对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福利待遇等方面负有全面责任。
其次是进行双向选择,实行教师聘任制。其基本做法是:一是公布聘任条件、原则以及各个岗位编制数,同时成立聘任领导小组;二是由校长提名并按干部管理权限上报、任命中层干部;三是个人申报岗位,各处室年级组负责人按编制数在应聘人员内举荐本单位的聘任名单;四是经过聘任领导小组充分协商,确定受聘人员。五是校长颁发聘书,并签定聘任合同。实行聘任制后,聘者和被聘者都有解聘和辞聘的权利。对于落聘者,学校安排做其他工作,也鼓励另找单位;对于拒聘者,按编外人员处理。
三是根据不同的工作种类制定了岗位责任。以职定责、定权、定目标,严格考核,奖惩分明。
四是实行结构工资制,学校大胆改革内部管理,将工作量、工作绩效与经济效益挂钩,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同时,考虑到岗位有别、年龄有异,适当注意平衡。形成了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良好运行机制。

河南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中专学校名单有哪些377招生网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历史沿革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前身是上海外国语学院西语系英语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最早于1950年开设英语班,此时学校也更名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
1952午下半年,全国始行统一招生,同时开始院系凋整。根据教育部指令,学校只设俄语专业。
1956年6月,国务院批准上海俄文专科学校改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校重新增设了英语专业。1956年夏,学校从复旦大学等兄弟院校陆续聘来了方重、凌达扬等教授,同时又从社会上招聘了一些英语教师,其中有董任坚、杨寿林、许天福等学有专长的人士。学校决定成立英语系筹备委员会,任命董任坚同志为筹委会召集人。英语系筹委会与法、德两系筹委会合建党支部,由林晓帆同志任书记,暂不招生,要求在一年内做好准备工作,1957年秋开学。英语系筹委会主要做了师资培训和教学准备工作,办了一个师资培训班,并派部分中青年教师分别到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校进一步培训。
1957年,全国正在开展“反右”斗争,高教部决定该校英、德、法语三个专业夏季暂不招生。根据当时情况,学校决定成立西语系,设英、德、法语三个专业。由方重任西语系主任,金丹任总支书记。1957年秋,英语专业由俄语系转来部分学生,成立一个班。这是英语专业最早的一批学生。该班学生于1961年英语系单独建系后毕业,这是英语系最早的一批毕业生。
1958年8月,根据高教部关于全国外语院校调整方案,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174名学生和陆佩弦、顾绍熹、秦小孟等二十多位教师并入上海外国语学院。从此,学校英语专业的办学力量日趋增强。
1958年至1960年期间,在大跃进、教育大革命的浪潮中,英语专业的教师自编了一套英语教材1-8册,铅印,内部使用,这是学校自主编写的第一套英语教材。1961年春,经上海市高等教育局批准,学校英语专业单独建系。方重教授任系主任,李仲同志任副主任。与此同时,校党委决定成立英语系党总支,并调刘传圣同志任党总支书记。
建系以来,英语系对师资队伍建设相当重视。在当时尚不具备派遣教师出国深造、进修的条件下,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是在职进修和半脱产进修。但文革期间,学校的外语教育遭受重创。文革后期,学校在全国招收“工农兵”大学生。1972年起,连续三届约600名上海地区的中学毕业生进入地处安徽凤阳的“上外五七干校”战天斗地,其中约250名学习英语专业,四年期间边劳动边学习英语。文革结束后,上外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恢复了高考制度。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上外英语系的教学工作稳定发展,办学规模开始扩张。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英语系增设了国际新闻和国际贸易两个新专业。
在英语系不断扩展的基础上,学校在恢复“夜大学”建制之后,相继建立了“出国培训部”、“徐家汇分校”、“英语二系”、“新闻传播系”、“对外经济贸易系”等教学单位。英语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为这些部门输送了大量的教学科研骨干。
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英语系领导始终把科研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积极发动教师们在教学之余开展科研工作,旨在通过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为以后深入开展科研工作、出版教学研究成果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0年代初,英语系党总支为加强教书育人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率先在推出了目标管理制度,率先建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和班主任工作制度。
1980年,教育部批准英语系设立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1983年批准设立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随着学校的迅猛发展,英语系于1994年12月6日正式更名为英语学院,英语学科建设从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于1996年和2001年连续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全国重点学科。

河南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中专学校名单有哪些

377招生网(https://www.1263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南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中专学校名单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一、河南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中专学校名单一览表
序号
学校名称
学校地址
1
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漯河市淞江路699号
2
河南辅读中等职业学校
郑州市金岱路186号
3
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惠济区江山路北段
4
郑州平原邮电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龙湖南大学城D107与万邓路交叉口路东500米(万邓路9号)
5
河南外贸学校
郑州市文化路91号
6
河南经济技术学校
郑州市三全路26号
7
河南商务中等职业学校
郑州市金水区博颂路六号
8
郑州绿业信息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金水东路107辅道北600米
9
郑州金融学校
郑州市建设西路91号
10
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同庆里55号
11
新安职业高级中学
洛阳市新安县新城黄河大道西路
12
罗山中等职业学校
河南省罗山县龙山大道宝城西路
13
邓州职业技术学校
邓州市人民东路666号
14
桐柏中等职业学校
南阳市桐柏县桐银路131号
15
郑州信息技术学校
郑州市白沙高教园区金龙路与凤栖路交叉口
16
郑州测绘学校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1号
17
河南轻工业学校
郑州市二七区嵩山路南段
18
开封文化旅游学校
开封新区第五大街与东京大道交叉口
19
禹州中等专业学校
许昌市禹州市药城路北段
20
郑州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河南省郑州市伏牛路145号
21
商水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平店乡平店街5号院
22
新乡相魁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上乐村镇北
23
孟津职教中心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城会盟大道西段
24
河南泌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学苑路1号
25
河南安阳职业中专
河南省安阳县崔家桥镇永康大道8号
26
清丰职业技术学校
濮阳市清丰县清丰亭西1000米路北
27
河南医药卫生学校
平顶山市平安大道东段东工人镇
28
商丘商贸学校
商丘市睢阳区香君西路
29
新乡工业学校
新乡市金穗大道437号
30
栾川中等职业学校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双龙桥北
31
河南信阳航空服务学校
信阳市平桥区震雷山风景区信阳航校
32
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滑县滑兴路北段
33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郑州市中原中路31号
34
河南郏县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平顶山市郏县文化路560号
35
安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河南省安阳市高新区平原路461
36
汝阳中等专业学校
洛阳市汝阳县杜康大道229号
37
郑州轻工业学校
郑州市中原区荣达路1号(西四环与通达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38
河南淮滨中等职业学校
信阳市淮滨县城关镇淮河大道西段教育园区
39
河南平顶山外国语学校
河南省汝州市广育路5号
40
平顶山工业学校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南路183号
41
郑州机电工程学校
郑州市郑上路111号
42
郑州经济贸易学校
郑州市红旗路西段1号
43
郑州商贸管理学校
郑州市紫荆山路71号
44
河南南阳宛西中等专业学校
南阳市内乡县范蠡大街208号
45
河南经济管理学校
南阳市信臣中路658号
46
河南三门峡黄金工业学校
湖滨区上阳南路与五原路交叉口北150米
47
郑州财贸学校
郑州市航海中路77号
48
河南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北环路东段10号
49
漯河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漯河市黄河路东段269号
50
三门峡财经学校
三门峡市大岭路北段
51
嵩县中等专业学校
嵩县县城白云大道南端四期开发区
52
河南电子科技学校
郑州市铁英街23号
53
平顶山财经学校
平顶山市神马大道中段南25号
54
郑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大学南路18号
55
郑州创新科技学校
郑州市经开区南三环与凤栖路交叉口向南200米路西
56
许昌工商管理学校
许昌市职教园
57
河南驻马店农业学校
河南省驻马店市盘龙山路2668
58
滑县裳华职业技术中专
滑县产业集聚区黄河路
59
河南洛阳经济学校
洛阳市洛常路168号
60
郑州科技工业学校
河南省郑州市丰乐路2号
61
河南工业科技学校
河南省新乡市科隆大道114号
62
河南幼儿师范学校
郑州市金水区经七路22号
63
通许中等职业学校
通许县城迎宾路北段
64
南阳宛北中等专业学校
方城县花亭路488号
65
延津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延津县建设路117号
66
许昌技术经济学校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建设路
67
博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博爱县清化镇鸿昌路东段
68
洛阳绿业信息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玉泉街与吉庆路交叉口
69
河南新闻出版学校
郑州市惠济区清华园路1号
70
郑州信息工程学校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鑫苑路10号
71
郑州软件应用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中原区郑上路
72
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
白羽北路52号
73
淅川电子中等职业学校
淅川县城北郊东风路441号
74
淮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新民路东50米
75
南阳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南阳市兴隆路19号
76
郑州市实验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郑州市新田大道1号
77
信阳工业学校
信阳市潢川县新塘埂19号
78
汝州市中等专业学校
汝州市科教园区
79
信阳电子学校
信阳市平桥区震雷山湿地公园西200米
80
光山县中等职业学校
信阳市光山县官渡河产业集聚区航空路
81
潢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潢川县宁西路56号
82
方城县中等职业学校
南阳市方城县北环路1705号
83
郸城县新城中等职业学校
周口市郸城县金丹大道东段路北
84
河南省财经学校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优胜北路3号
85
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
三门峡市产业集聚区学院路
86
南阳工业学校
南阳市枣林街759号
87
南阳经济贸易学校
南阳市宛城区民主街50号
88
南阳宛东中等专业学校
南阳市唐河县文峰区新春路1411号
89
鲁山县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辛集乡付岭村
90
开封新技术中等职业学校
开封市通许县商业路西段
91
漯河市舞阳中等专业学校
漯河市舞阳县吴城镇
92
郑州市财经学校
郑州市中原区中原中路128号
93
叶县中等专业学校
平顶山市叶县中心街西段
94
平舆县中等职业学校
河南省平舆县工业大道西段南侧
95
长垣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长垣市蒲东区五里屯路南
96
郑州电子信息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中原西路与万山路交叉口北800米路西
97
开封市信息工程学校
开封市内环南路8号
98
安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安阳县崔家桥镇永康大道8号
99
修武县职业技术学校
焦作市修武县宁城路西段
100
鹤壁工业中专
鹤壁市鹤山区矿山大道1号
101
西华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周口市西华县安康大道与周西路交叉口南500米路西
102
内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南阳市内乡县城关镇渚阳大街北段240号
103
镇平县工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
南阳市镇平县城关镇幸福路2号
104
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新郑市郑新路509号
105
卢氏县中等专业学校
三门峡市卢氏县东城区
106
郑州电力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新区商都大街东段1933号
107
兰考县第一职业中专
河南省兰考县三农学院院内
108
浚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鹤壁市浚县城镇建设路67号
109
濮阳市油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濮阳市中原路567号
110
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
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7号
111
河南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黄河路124号
112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河南省周口市汉阳路180号(沙颍河大闸北100米)
113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
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黄河大街13号
114
郑州青年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中牟县物流大道与仓狼路交叉口南500米路西
115
洛阳黄河科技学校
王城大道与310国道交叉口西100米路北
116
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航海中路94号
117
安阳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安阳市殷都区水冶镇太行路18号
118
漯河市食品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漯河市牡丹江路1号
119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巩义市汽车站南2公里310国道东侧
二、河南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中专学校简介
1、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简介
漯河第二中专是1959年原郾城县孟庙中学创立,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
漯河市郾城实验高级中学,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河南省重点职业学校、河南省示范性职业学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教学管理示范学校。从1959年原郾城县孟庙中学创立,历经郾城县孟庙高中、郾城县第一职业技术高级中学、漯河市郾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漯河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和漯河市郾城实验高级中学等各个历史时期。2005年3月18日,挂牌漯河市郾城实验高级中学,举办普通高中班,与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同时使用,一校两牌,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这是该校发展史上的一次新的跨越,是该校办学实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该校向河南一流、全国知名奋斗目标迈进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
2、河南辅读中等职业学校
河南辅读中等职业学校,简称河南辅专。我校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建有与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校园、校舍和专业设施,有比较完善的办学条件。目前,学校计划总占地面积2600亩,首期516亩,校舍建筑面积131166.6平方米,设备资产总值近3500万元。学校建有教学楼、实训楼、公寓楼、图书馆、餐厅、汽车运用与维修实习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习厅、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习厅等,另有钢琴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计算机教室,还配有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同时学校建有高端化的录播教室、辅专电视台、多媒体一体机教室100多个,是一所集先进、高端于一体的规模化、现代化、特色化、精致化的民办学校。
河南辅读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校内根据开设的专业均购置有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现有设备包括X光安检仪器、自动检票机、安检门、6502联锁模拟软件、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箱、模拟沙盘等其他设备;学校现有计算机700余台;汽车运用与维修现有设备包括四轮定位仪、大型检测四轮仪、汽车专业电脑检测仪、发动机实训整车台架、变速器、丰田卡罗拉发动机实训台架等其他设备;数字控制机床现有设备包括普通车床、数控车床、铣床、钻床、磨床、加工中心等其他设备;行政大厨现有设备包括蒸箱、烤箱、双眼灶、不锈钢水池、煲仔炉、烧烤炉、宴席桌等;学前教育专业现有设备包括钢琴、电钢、古筝、画架、画板、舞蹈室、钢琴房等;美容化妆与摄影专业现有设备包括美容床、模特头、离子喷雾、减肥仪器、洁面仪、养生仪、婚纱、晚礼、古装、西服、摄影布、高跟鞋、美甲光疗机、纹绣机、画板等;机器人和无人机现有设备包括工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无人机、平衡车等其他设备。
河南辅读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力量
我校一直以来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现有全职老师280人(本科:113 研究生:13人 )本科以上学历占据全职教师54%,兼职40人,总计320人。聘请的文化课教师需持有教师资格证书,专业课教师需除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外还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
3、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是经市教育局批准、省教育厅备案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位于河南省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中心郑州市,毗邻郑州市沿黄经济带核心位置,周边企事业单位众多,是一所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设备先进、教育理念先进的花园式示范性学校;先后荣获郑州市职业教育十佳单位、郑州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郑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单位等百项殊荣;2018年4月被省教育厅纳入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建设计划,学校综合实力位居省内中职院校前列。
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教学及生活设施完善,建有教学楼、公寓楼、综合实训楼、综合办公楼、餐厅、运动场等。其中综合实训楼面积达15000平方米,实习实训车间80个,校企共建实训车间5个,可同时容纳5000人进行实验实训;在校师生近万人,其中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由省、市职业教育专家,国家及省市骨干教师,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组成。学校开设金牌厨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开发、航空服务、城市轨道运营管理、汽车检测维修与美容、计算机应用、特长幼师、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市场营销、会计、高级护理、无人机应用、数控车床加工与维修、高级焊工、工程机械使用与维修等15个热门专业。
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
学校坚持以德办学的指导思想,秉承高端定位、高端实习、高端就业的办学方针,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与人文素养教育;采取理论与实习工学结合、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等多种办学模式。我校长期与郑州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位于郑州市大学路95号)合作,共同打造校企合作模式。郑州市人力中心市场是市人社局下属单位,受理对非法职介的投诉,为社会提供劳动保障政策咨询,审批单位招聘广告,招工备案,劳动合同签订,职业指导等服务,我校以此为依托,与其强强联合,由郑州市人力资源中心为我校学生提供全程就业服务指导。

以上就是377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377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77招生网:www.1263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河南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中专学校名单有哪些”相关推荐
陕西开设电子技术专业的职教中心名单有哪些
陕西开设电子技术专业的职教中心名单有哪些

陕西开设电子技术专业的职教中心名单有哪些一、陕西开设电子技术专业的职教中心名单一览表序号学校名称学校地址1陕西乾县职业教育中心乾县工业区83号2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大荔县许庄镇西大街3紫阳职业教育中心紫阳县城关镇新桃村二、陕西开设电子技术专业的职教中心简介1、陕西乾县职业教育中心乾县职业教育中心简介由具有多年职业教

2024-11-03 03:32:54
浙江省哪些大学有开电子商务专业
浙江省哪些大学有开电子商务专业

浙江省哪些大学有开电子商务专业在浙江省,浙江工商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显得尤为突出。这所教育部、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点大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教学质量,其前身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建于1911年,是浙江省商业教育的先驱,被誉为近代中国最早培养商业专门人才的摇篮。除了浙江工商大学,其他公办大学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数量较少。独立学院和民办三本院校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浙江工商大学的电子商务

2025-08-06 19:46:13
开设电子竞技专业的学校有哪些
开设电子竞技专业的学校有哪些

开设电子竞技专业的学校有哪些截至2020年1月份,开设电竞专业的学校有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澳门科技大学等。1、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国内第二所以电影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7年6月2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与成都电子竞技协会签订协议,开设“电子竞

2024-06-19 14:01:56
电子商务类专业有哪些
电子商务类专业有哪些

电子商务类专业有哪些1、电子商务专业属于管理与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别,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电子商务专业要求不同的大学开设不同的课程。2、一些高校重视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一些高校将把重点放在商业模式上。这些课程主要反映在专业所在的部门,一些在管理学院,一些在信息科学。有的会在软件学院,商学院。3、电子商务专业

2024-06-29 21:48:29
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大学有哪些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大学在国内众多高校中均有分布。以下是一些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大学:综合类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财经类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语言类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这

2025-07-20 18:39:12
河南泌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有电子商务专业吗?
河南泌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有电子商务专业吗?

泌阳县职业教育中心简介泌阳县职业教育中心,简称泌阳县职教中心,起始于1996年,坐落在一个约200亩的校园内。学校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教师团队,共计196名教职工,开设了89个教学班级,目前在校学生数量接近4000人。该校自成立以来,凭借其卓越的教育成果和教学质量,屡获殊荣。建校十年间,泌阳县职业教育中心荣获了多项重要称号,其中包括驻马店市的b类学校,展示了其在本地教育体系中的显著地位。

2024-10-30 11:12:44
江苏开设有空中乘务专业的学校有哪些
江苏开设有空中乘务专业的学校有哪些

江苏开设有空中乘务专业的学校有哪些空中乘务专业培养目标使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成为民航各级岗位上的专业型、技能型、实用型、国际化的优秀复合人才。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基础文化课、航空专业知识的掌握、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报考本专业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空中乘务专业课程设置外语(精)、外语(听)、外语(泛)、民航概论、客航服务与管理、应急设备与处理训练、空乘礼仪与训练

2025-08-15 12:46:20
国内有哪些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学校?
国内有哪些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学校?

国内有哪些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学校?国内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学校有中国民航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南昌航空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1、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大学(CivilAviationUniversityOfChina)坐落于天津市,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截至2018年5月,学校拥有工、管、理、

2025-08-12 16: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