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8 02:37:01 | 377招生网
我国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方式大致分为三种:高考前的猜分填报志愿,高考后的估分填报志愿和据分填报志愿。分批次填报志愿的,一般是上述某两种的结合使用。
所谓猜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5月中下旬,即高考还未进行之前,考生只能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情况和模考成绩猜测高考分数,据此填报高考志愿。至2012年,北京市和上海市采取的是高考前猜分填报志愿。
所谓估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刚刚结束,但考分究竟是多少还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考生只能根据对自己高考成绩的估计来填报志愿。至2012年,仅有辽宁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3个省市区采取的是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
所谓据分填报志愿(有的地方将其称之为看分填报、出分填报或知分填报),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即高考考试分数已经知道,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信息也已经知道,考生可以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填报高考志愿。至2012年,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河北省、浙江省、福建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江西省、安徽省、广东省、吉林省、甘肃省、贵州省、河南省、陕西省、天津市、山西省共26个省市区采取的是高考后据分填报志愿。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当然,这里的基本前提一定不能忽略,即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之间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合理的级差,从高到低,依次应该有5至8分的距离。级差的确定则应当以往年(最好是近三年来)各个院校及其内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依据,整理、分析出院校及专业的基本走势,这是填报志愿必须要做的基本功。然后,再对照自己的成绩或区域排名位次,做出适当的选择。
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一家人不能搞内战,特别是在子女考试不理想的情况下,更不能互相埋怨。家长最了解子女的兴趣爱好和志向,要克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的倾向,特别要避免把自己年轻时未竟的理想不加分析地强加在下一代身上。家长应当好参谋,注重搜集、整理、分析各种招生录取信息,多与子女沟通。当家长与子女的观点发生冲突时,家长应该用自己丰富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甚至失败的教训去说服子女,引导子女正确认识自己、正视现实,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子女自身发展的院校和专业。
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之间的关系对于高考成绩较好的考生,选择理想的院校和满意的专业,是无可非议的。由于一般考生高考成绩的竞争力总是有限的,若对院校提出较高的要求,就必须以牺牲专业的层次为代价;若对专业提出较高要求,就必须以牺牲院校的层次为代价。二者究竟以哪个为重,由考生依据实力自己定夺,但必须要在能被录取的大前提下作出上述调整。特别是在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发生冲突并威胁到录取与否时,一定要放弃对专业的要求,此时无论是什么专业,能被录取就是上策。但要注意,对于1A院校志愿,考生在填写专业服从调配时一定要慎重。
省内与省外院校之间的关系由于我省经济文化相对滞后,许多优秀考生都把目标定位于省外发达城市的高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考生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在填报志愿前要清楚各批次省内外院校的招生计划和所占比例。
比如,2011年我省文理科招生计划中,第一批本科省内与省外招生计划占第一批总计划的比例分别为27%和73%,第二批本科省内与省外招生计划占第二批总计划的比例分别为66%和34%。可见,对于第一批本科,省外计划比例高于省内计划,选报重点要放在省外院校。但是,第二批情况正好相反,如果仍按一本院校的处理方法对待二本院校,则考生将会面临高落榜率的风险。选报重点应放在省内院校。更何况省内有些高校并不亚于某些省外高校,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综合考虑,建议采取内外兼顾的原则。 377招生网
二本(2B)类院校与三本(2C类)和专科院校之间的关系
遇到这类问题的考生,其高考成绩一般都位于二本线的临界区域,又称贴线生,即二本线上和线下各10分的区域。近两年的录取中发现,二本线上有相当一部分二本(2B)院校由于生源不足不得不在二本线下按志愿次序降分录取,这为那些不达二本线而又想上二本、且家庭经济不太富裕的考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高考成绩在二本线临界区域的考生要珍惜这个机会,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位于二本线下临界区域的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不能有太高的要求,并且应该填报专业服从调剂一项。二本、三本、专科院校的交叉录取区域的考生,只要有条件上本科的,应尽量选择本科。
高考本科线下10分以内考生只能够报考大专院校。
试点项目的录取分数线为本科线下10分,录取批次为高职高专提前批,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填报高考志愿。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试点项目,部分高考生有望被录取为“五年制专科本科连读”学生。
我省从2015年开始试点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项目,今年此项目的招生规模比前两年扩大了,参与试点的高校也有所增加。
扩展资料:
高考本科线介绍如下:
试点项目旨在让优质高职高专与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结对子,共同制定五年分段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教学方案、主干课程标准及课程体系,培养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试点学校由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协商组合,以本科高校为主申报,按“自愿申报、综合评定”办法产生。经省教育厅审核,今年试点高校为湖北工业大学等14所普通本科高校和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21所高职院校,联合招生计划为2310人。
参考资料来源: 新华网-2019年全国各省区市高考分数线陆续出炉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2017高考录取分数线陆续公布(各省份持续更新)
377招生网(https://www.1263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成人高考报名还需线下审核吗?的相关内容。
对网上报名遇到特殊问题的考生(如:相关证明不清楚、无法上传相关材料或毕业证学信网无法查询等)可线下(现场)审核,线下审核材料与线上审核材料要求一致。免试入学考生线下资格审核地点为省教育考试院职业教育招生处,其他考生线下资格审核到相关市(州)教育考试招生机构。21年新高考江苏文科生可以报考省内哪些高校江苏省内可供21年新高考文科生报考的高校众多,其中包括知名学府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财务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此外,还有常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理工大学、晓庄师范学院、常州工业大学等高校。南京大学,作为中
井冈山学院、宜春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上饶师范学院今年是否会降到二本分数线以下录取估计不可能,你差的分数太多了,22号二本补填志愿也已经完成了。1、填报志愿资格控制线:文史类482分、理工类466分以上,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参加,请考生根据公布的缺额院校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院校。2、填报的缺额院校志愿为第二批本科的第五、第六志愿,为平行志愿。三校生可以报考哪些本科学校?三校生可
适合文科生的二本大学及专业适合文科生的二本大学及专业介绍如下:1、浙江传媒学院该校由国家广电总局和浙江省双方共建,“南有浙传”所指的就是这所大学。它涵盖五大学科门类,有3个省一流学科,拥有教职工约1400人,近些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了95%。二本文科最低分:555分。王牌专业:编辑出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传播学、摄影。2、江苏师范大学该校是江苏排名第二的师范大学,仅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代码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代码为11785。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办于1960年,前身为九江船舶工业学校,先后隶属第一、第三、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4年,成为全国首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10所试点学校之一。1999年,学校由国防科工委划转至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并升格更名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西省教育厅直属高职院校
湖南文科考生高考479分可以报考外省哪些二本院校根据往年的录取分数,可报考以下湖南省外院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武汉学院、邵阳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吉林警察学院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桂电”,坐落在世界著名风景游览城市——桂林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三校生可以考哪些本科三校生可以考哪些本科如下:三校生高考可以考的学校有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三校生能报考的学校有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
江西宜春中考分数线?江西宜春中考分数线2023:宜春中学统招线为641分,均衡线为557分。拓展资料:一、中考高分技巧1、解题中要避免“五种错”,即: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读题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读题不能匆匆而过,应该字字落实,注意不能多字、漏字及语言要规范、通顺,不写错别字。要避免粗心大意,受思维定式和熟题答案的影响。2、特别是中等和中等偏下的
内蒙古统招专升本可以报考哪些学校院校名单有哪些专升本是提高学历的一个途径,那么内蒙古统招专升本能考哪些大学呢?下面是由本站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内蒙古统招专升本可以报考哪些学校院校名单有哪些”。内蒙古统招专升本可以报考哪些学校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
2024-10-12 17:10:31
2023-12-13 08:19:05
2024-07-23 19:17:13
2024-09-08 02:13:13
2024-07-29 21:01:30
2024-10-03 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