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信息 > 正文

考研比高考难吗

2024-12-06 04:50:39 | 377招生网

考研比高考难吗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377招生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考研比高考难吗

考研比高考难吗

高考难。 377招生网

从试题难度上看,高考是远远难于考研的。高考的考试内容无论是从知识涵盖面还是科目数量来说都远多于考研,高考六科—语数外文理综,而大多数研究生考试往往只有四门课,甚至三门,从知识体系来看,高考的更庞杂,这点我们不能否认。

高考的区域公平性远没有考研做得好。这主要涉及教育资源的分布,越是偏远的地方能够考上好大学的几率往往越低,而考研则突破了地域限制,其资源获取的渠道也突破了个人区域的限制。

考研vs高考:

高考本科录取率去年是在43%左右,在逐年接近50%。今年考研人数是377万,虽然录取人数可能破百万,但录取率却不到30%。这就说明,高考再难,至少大多数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大学上,阶梯分明。而考研,可不是谁去考都能考上的,相反,绝大部分人都是陪跑的。

所以高考基本不存在“失败”一说,只是最终学校的好于不好而已。而考研,则是一场“非成即败”的战争。可能一分之差,你就是进不了复试,过不了国家线,调剂更是磨练人,甚至无学可上。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考研比高考难吗

2016年广东高考改革方案,要详细的

根据省教育考试院近期发布的消息,明年广东高考将使用全国卷,并将全面放开异地高考,不变的则是,2015 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即2018年参加高考的仍实行现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高考方案。
◆变化一:2016 年起全面放开异地高考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37号)的有关精神,2016年起,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我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并可与我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消息真是越来越利好了,对于这几年高考的外地生,主要是外省的考生及家长要注意,看看自己留在广东参加高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不齐全的手续和证件,从高一开始就得想办法办齐了。那么对本地考生来说,是否会降低录取率呢?据省教育考试院方面透露,届时会向国家争取更多的招生指标。
◆变化二:2016 年起广东要用全国卷了
2016年起广东省普通高考直接使用语文、数学 (包括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全国卷;英语科目仍然包括听说和笔试两个部分,笔试部分使用全国卷,听说部分保留现行广东省自主命题方式和分值不变。
广东省普通高考使用的全国卷以教育部编发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育部考试中心当年编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及其说明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及其说明为命题依据;各科试题结构、赋分以教育部考试中心当年编发的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的规定为准;试卷适用于使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据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的招生计划是分别下达到各省的,各省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划定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因此,使用全国卷不会影响广东考生的录取。言外之意就是在广东省内,大家都一样,无论你用全国卷还是不用,广东的同学都是同一起跑线上的!
◆不变的是:高考科目还是“3+综合”
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在6月24日参加省教育厅领导在线接访活动时表示,2015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即2018年参加高考的仍实行现行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高考方案。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时间以教育部批准、正式向社会公布的为准。

高考招生中“地方协作”什么意思

377招生网(https://www.1263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招生中“地方协作”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地方协作计划是非定向招生计划的一部分,属国家任务招生计划,是教育部今年特别支持中西部五省(安徽、河南、内蒙古、贵州、甘肃)而额外增加的招生计划,录取后与非地方协作计划录取的学生一样,欢迎报考! 协作计划:协作计划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措施。既教育部从全国普通高校年度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拿出一定比例,安排给部分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办学条件较好的省份,由其所属高校承担,面向部分升学压力较大、 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的中西部省份招生。
这个地方协作招生和正常,定向的招生是没有区别的

它只是国家每年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拿出一定比例给东部和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省份,由其所属高校定向到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升学压力大的省份招生。

地方协作”计划只是招生计划上的区别,是省际间的对口协作培养,与考生报名、升学、就业等均无关

以上就是377招生网为大家带来的考研比高考难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77招生网:www.1263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考研比高考难吗”相关推荐
考研比高考要难吗?
考研比高考要难吗?

考研比高考要难吗?高考难。从试题难度上看,高考是远远难于考研的。高考的考试内容无论是从知识涵盖面还是科目数量来说都远多于考研,高考六科—语数外文理综,而大多数研究生考试往往只有四门课,甚至三门,从知识体系来看,高考的更庞杂,这点我们不能否认。高考的区域公平性远没有考研做得好。这主要涉及教育资源的分布,越是偏远的地方能够考上好大学的几率往往越低,而考研则突破了地域限制,其资源

2024-11-29 03:14:21
考研和高考哪个比较难?
考研和高考哪个比较难?

考研和高考哪个比较难?考研和高考哪个难从竞争压力的角度看高考难高考是竞争是以省为单位的,一个省至少也有几十万人。要想在这几十万人中脱颖而出,那就需要高中三年的艰苦努力,一本的上线率只有5%,重本的则更低。考研从人数上来讲并没有那么多,且以专业进行排名,录取率比高考高出不少,与此同时,考研考不上还可以有保研资格,这样的话竞争就会小很多。从试卷难度来讲高考更难高考所涉及的

2024-07-23 03:48:16
南开大学考研难吗
南开大学考研难吗

南开大学考研难吗2022年南开大学研究生考试录取分数最新公布学硕:经济学370分,哲学和法学360分。教育学385分,文学367分,历史学355分。理学300分,工学、农学310分,医学320分。艺术学361分,管理学375分。专硕:经济类360分,法学类345分、汉语国际教育351分,应用心理也是351分、文学类370分,文物与博物馆336分、工程类305分,

2024-10-22 22:50:05
天津大学考研难吗?
天津大学考研难吗?

天津大学考研难吗?天津大学考研考研难易是相对而言,要看和哪个学校比,如果和清华大学比则不难,但如果和其他普通学校比则肯定难,毕竟是985重点大学。考研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高数、外语、政治是国家卷,专业课是所报考的bai大学出题,学校试卷上交后也和外语数学等一起考,不是到所报大学考试。在当年10月左右网上报名,一月中旬左右参加考试,考点一般在报名所在城市的大学或者中学,和高考一样

2024-10-26 08:20:31
研究生真的会比高考的难度低吗?哪个更好考?
研究生真的会比高考的难度低吗?哪个更好考?

考研要考重点名牌大学的录取率相比高考而言高么?好学校竞争当然激烈,不过你上面所列的数据看似很吓人,不过实际不是这样的。拿山大来说,山东大学2004年招生人数报考人数预计录取率150130011.54%这个1300人的报考人数最多算是报名确认的,并不代表进入复试的,很多人只是报了名根本就没考,或是只是凑热闹的,就算是复习的差不多的不一定可以过线,所以,要招150个人最多复试的不会有

2024-08-31 11:49:34
考研和高考相比,哪个难度会更大?
考研和高考相比,哪个难度会更大?

考研跟高考那个难高考难。从试题难度上看,高考是远远难于考研的。高考的考试内容无论是从知识涵盖面还是科目数量来说都远多于考研,高考六科—语数外文理综,而大多数研究生考试往往只有四门课,甚至三门,从知识体系来看,高考的更庞杂,这点我们不能否认。高考的区域公平性远没有考研做得好。这主要涉及教育资源的分布,越是偏远的地方能够考上好大学的几率往往越低,而考研则突破了地域限制,其资源获

2024-07-23 03:02:21
高考和考研哪个难
高考和考研哪个难

取消博士统考是好是坏?寒门子弟会不会更难读博?总体来说取消博士统考是好的。想考博,“寒门弟子”不是你学业不精的借口。为什么说取消博士统考总体来说是好的呢?1、背景: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发布了新的招生简介“从2018年起,学校不再组织统一的博士生入学考试”。想在交大读博,要么本科直博,要么硕博连读,要么就只能进行申请然后指望考核通过了。2、招生政策的改革初衷

2024-07-24 18:43:46
考研和高考哪个难?
考研和高考哪个难?

考研和高考哪个难?客观上说,考研是比高考要简略。第一,从试题难度上看,高考的难度是远远高于考研的。高考的考试内容无论是从常识包括面仍是门类数量来说都远远多于考研,高考六科--语数外文理综,而大多数研究生考试通常只要四门课,乃至三门,从常识系统来看,高考难度更大。第二,从竞赛对手的角度看,考研的竞赛远没有高考剧烈。谈到竞赛对手,那就触及到录取率的疑问,高考以省为单位来看,十几万考生,可

2024-07-23 11: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