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1 15:22:11 | 377招生网
![]()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
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
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
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技术科学、化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
5.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
拓展资料: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培养上,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取消自主招生后,在部分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377招生网(https://www.1263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36所大学入围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2020年度强基计划36所大学的入围分数线(理工类)如下:
强基线和一本线的区别是什么?强基线和一本线的区别:强基线就是一本线,全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强基线是提前录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它一般高于一本线,一本线则是省招办划分的一本录取分数线。强基线只有30几所985院校录取。强基线是指:高考强基计划的分数线,只有达到这个分数线才能进入高考强基计划的学校。高考成绩一本线是指第一批本科录取线,而一本院校多为重点大学(重点大学
广东一本线和特控线有什么区别?1.特控线并非一本线或重本线。2.特控线是特殊类型考生的报考资格线,不同于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线。3.特控线与重本线、一本线不同,它用于划分考生的投档待遇而非高校档次。4.广东高考实行二次投档,特控线上的考生拥有两次投档机会。5.特控线上考生在第一批次未被录取后,可与特控线下的考生一起参与第二次投档。6.特控线意味着考生有退档重投的机会。
自强计划和强基计划的区别自强计划和强基计划有什么区别1、选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3、入围校考的依据不
强基计划与本科线的区别是什么?强基线和本科线啥区别如下:强基线和本科线都是高考的分数线,但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别介绍。1.意义不同强基线是指升学率较高的重点大学或热门专业设定的分数线,主要针对潜力较大、能力优秀、且有升学意向的考生。而本科线则是单纯指向各高校普通本科招生计划而设置的最低录取分数,无论考生在哪一所学校报考本科专业,只要达到该分数线
2021常州初二强基计划录取名单2020年初,强基计划正式亮相。作为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该计划旨在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非热门专业,没有降分录取优惠,录取后不能转专业,对竞赛生也没有敞开大门??强基计划不同于过去的自主招生,但实施第一年就报名火爆。据统计,今年全国36所重点高校推出约6100个强基计划录取名额,全国
提前批和强基计划有什么区别强基计划不是提前批。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是单独划分,是各高校根据自身在各省市投放的高考招生名额,按照一定比例划分出强基计划招生人数。所以强基计划并不会影响普通高考录取名额,而且也属于单独的批次。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
101计划和强基计划有什么区别1.101计划主要针对基础学科本科教育,特别是计算机类基础学科的拔尖学生培养。2.该计划通过在建设高校设立基地进行试点,并计划逐步推广至全国其他高校。3.101计划的目标是提升基础学科教育的整体质量,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树立典范。4.强基计划是教育部门开展的一项招生改革工作,面向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5.强
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有什么区别?强基计划招生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目标定位: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
2025-01-05 14:33:15
2024-11-17 16:54:34
2024-11-07 17:52:03
2024-10-18 23:54:34
2024-12-22 15:28:32
2024-12-30 07: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