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信息 > 正文

2023年高考强基分数线是多少?

2024-10-21 02:03:46 | 377招生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2023年高考强基分数线是多少?相关的问题,今天,377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2023年高考强基分数线是多少?

2023年高考强基分数线是多少?

河北高考强基分数线20231、2023年河北高考录取分数线
本科线:历史类430分、物理类439分。
专科线:历史类200分、物理类200分。
特招线:历史类495分、物理类492分。

2、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
历史科目组合495分,物理科目组合492分。适用于强基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校专项计划及其他有相应文化成绩要求的院校(专业)招生。

3、高水平运动队考生高考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
历史科目组合430分,物理科目组合439分;对于少数体育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的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历史科目组合279分,物理科目组合285分。

高考的注意事项:
1、准备充分。
提前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备考,掌握各科目的知识要点和考点,做好相应的练习和模拟考试,同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作息规律。
2、注意考点信息。
详细了解考试的时间、地点和要求,确保自己准时到达考场。注意核对准考证号码和座位号,确保避免混淆或遗失。
3、遵守考场规则。
在考试过程中,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和要求,如不得交头接耳、传递答案、抄袭等,确保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4、注意答题顺序。
按照试卷的要求,注意答题顺序,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先做自己擅长的题目,再处理难题,注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5、寻求支持和帮助。
如果你感到困惑或者有困难,不要犹豫寻求帮助。可以向老师、同学、家人或者辅导员寻求建议和支持,他们可以给你提供指导和鼓励。

2023年高考强基分数线是多少?

邱勇不再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原因

邱勇不再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原因就是担任党委书记一职了。

邱勇院士,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随后本校直博,博士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从职业发展来看,最开始是辅导员,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一步步升职,从系内职务,到院内职务,再到校内职务,最终成长为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所以校长一职并不能够困住邱勇,人都是向高处发展的,邱勇也不例外。党委书记一职说白了更能体现出邱勇的志向。校长虽说是一个学校的领导者,但是若是有了不好的行为或者另有安排是会进行更换的,而邱勇则是往好的发展,党委书记毕竟是很多人一生的梦想。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学校校园面积460.19公顷,建筑面积325.76万平方米,馆藏总量578.61万册。设有21个学院、59个教学系,开设88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有教职工16485人,在校生59270人,其中本科生16320人,硕士生22423,博士生20527,港澳台学生1001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清华大学

2023年高考强基分数线是多少?

2021年该不该报考强基?

377招生网(https://www.1263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1年该不该报考强基?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是2020年出台的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培养改革,意在招收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有创新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结合官方政策和实际招生情况,从专业范围、入围门槛、录取规则、招生人数等几个方面,对2021年强基计划进行预测,供参考。

预测一:招生专业范围将扩大

今年的强基计划中,绝大多数高校都只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基础学科专业相对“冷门”,而且本科期间不允许转专业。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地看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就会发现,强基计划包含的专业远不止这些:

在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即上文标红部分。这两部分的描述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层含义:

一、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要关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工科发展等需求;

二、明确发展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专业。

强基计划的政策导向是清晰明确的,所以随着强基计划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在招生专业方面,会有更多高校把新工科、智能科技等战略需求导向的专业列入强基计划。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年强基偏向保守风格

首先,今年招生专业范围仅限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主要是由于强基计划在今年首次招生,所以高校在制定落地执行方案时,实际上是偏向“保守”风格。但在政策层面来讲,教育部并没有把“强基”和“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画上等号,强基的框架实际上是包含新工科、人工智能科技等国家重点领域涉及专业的。

在这方面,清华大学的方案是个很好的例子:清华大学五大书院专门为强基计划设计建立,采取大类招生,如果我们展开来看,每个书院都包含很多清华大学优势学科。

节选自《清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

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难以体现所有高校优势

其次,由于各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专业,并不能很完整的体现高校的优势学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扩大招生专业范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预测二:报名、入围、录取门槛将分层

虽然强基计划明确了选拔培养目标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今年各校强基招生简章中,大部分院校要求银牌和金牌可获破格入围。不过这种门槛,在之后大概率会进行调整和降低。

银牌以上破格不适用所有高校

首先从今年实际情况来看,除清北复交外,有银牌以上奖项的考生报考其它高校的情况很少。

以2019年为例,五项学科竞赛共产生465块金牌、598块银牌、523块铜牌,金牌和银牌共1063人,除去国集保送的260人后,有803个名额可获强基破格入围资格,而其中约有510人以上被清北强基录取。

其它有破格资格且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绝大部分都选择了C9中其它高校。所以“银牌以上”的破格标准对于其他高校来说,显得过高,并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同样是破格入围强基的资格,谁不想报考层次更高的大学呢?

所以说,所有高校使用统一的破格标准并不合适,而且在学科竞赛获得铜牌甚至省一就不具有价值吗?这些学生就不能算是在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吗?答案显然不是。

另外,就在刚刚结束的第37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金牌、银牌人数均扩容到120人,这也可以看作是学科竞赛与强基计划联动的设计,只为了让更多真正具有学科潜质的优秀考生,获得更通畅的上升通道。

政策预留放宽标准空间

那么今年所有高校在强基招生简章中,统一将“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作为破格入围门槛的情况,是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硬性规定呢?

实际上并非如此。

节选自《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

从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可以看到,对于破格入围的条件并没有直接给出硬性标准,而只是作出了“针对极少数”“突出才能和表现”“高考成绩不低于一本线”的要求。如果我们再仔细阅读这部分要求就会发现,制定破格入围和破格录取办法、标准的权利,完全在于高校。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层面,实际上预留了制定“破格标准”的弹性空间,为后续各校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破格入围标准奠定理论基础。

录取规则或将产生区别

和入围门槛分层、分类的逻辑类似,不同的入围规则当然要适配不同的录取规则。

对于凭高考成绩入围的考生,“85%+15%”的综合成绩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有变化的,不过对于有破格资格的考生来说,显然需要有侧重的进行考察。

根据官方文件描述: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也就意味着,理论上高校可以经过严格的考核后,将破格录取者的高考成绩门槛下放至一本线,这对于顶尖竞赛生来说,是非常大的优惠政策。

预测三:招生人数会进行动态调整

从今年强基招生情况来看,未来各校强基招生人数将大概率进行动态调整,以清北为首的顶尖高校很可能会大幅度提高招生名额。

根据统计,清北今年本科新生总数分别为3500人和2818人,其中强基计划分别录取939人、842人,占比分别为26.8%和29.9%。

结合今年清华停止通过高考招收新闻学、会计学本科生的消息,我们能发现关于强基计划未来的重要信号:

清华大学今年停止从高考统招中招收新闻、会计专业,人文学院相关专业全部转入强基计划培养。未来,清华所有文科专业或将全部停止直接由高考统招招生,而全部转由强基计划选拔、培养。

同时,为了将三分之一的招生名额供给强基计划,其它专业招生名额将被不同程度压缩。也就是说,未来强基计划或将成为进入顶尖名校的主要方式。

相信未来一段时期内,其它高校也会以清华模式为蓝本,通过资源整合和招生模式的改变,在强基计划中投入更多名额。

预测四:全新培养模式将贯穿强基计划

除了全新的招生选拔方案外,强基计划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导师制、小班化、推免、直博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对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避免了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同时也能降低报考压力、提升报考意愿。 377招生网

以上就是377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377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77招生网:www.1263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3年高考强基分数线是多少?”相关推荐
高考强基分数线是多少?
高考强基分数线是多少?

夏门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夏门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北京:最低619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历史学;河北:最低604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哲学;山西:最低564分入围,对应专业为物理学;辽宁:最低599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化学类;江苏:最低582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历史学;浙江:最低632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哲学;安徽:最低581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哲学;福建:最低603分入围,对应专

2024-10-17 23:59:13
2023年河北强基计划分数线是多少?
2023年河北强基计划分数线是多少?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如下:清华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理工科类入围、录取分数线(C9联盟高校,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国家第一轮、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最高录取分数线在四川省,678分,全省第419位。最低录取分数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620分,全省第10位。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

2024-10-13 22:53:15
强基计划招生分数线是多少?
强基计划招生分数线是多少?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京大学强基计划2020年开始,该入围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北京大学2020、2021两年中,“强基计划”在省、市、自治区入围分数线及其变化的情况。2020年分数线:★强基计划:即“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以“为国选才育才”为宗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

2024-10-10 15:29:28
上海交大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是多少?
上海交大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是多少?

强基计划分数最低的学校中国农业大学的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理工科最低为609分。该计划旨在选拔那些有志于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备综合素质或在基础学科领域有杰出才能的学生。重点领域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同时也关注国家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参与该计划的大学将根据自身特色,设置相关招生专业。中国农业大学,简称“中国农大”,位于首都北京市,是教育

2024-10-19 09:56:29
强基线多少分
强基线多少分

2022强基线多少分2022强基线是674分。不同学校的强基线分数线:1、北京大学文科组入围线为674分,理科组入围线为670分。2、清华大学理工科类最高录取分数线在四川省为678分,全省第419位;文史类最高录取分数线在四川省为676分,全省第432位。3、浙江大学文科组入围线为637分,理科组入围线为655分。4、南京大学文科组

2024-10-10 21:57:54
湖南2023年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湖南2023年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2021年湖南省高考分数线湖南2021年高考分数线为:历史类本科线466分,专科线200分;物理类本科线434分,专科线200分。此外,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为历史类521分、物理类504分,该分数线将作为军事院校、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校专项计划等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和部分高校招生时的参考依据。湖南2021年高考分数分布情况:2021年,我省共有40.02万考生参

2023-12-27 13:27:39
2023年高考三本分数线是多少?
2023年高考三本分数线是多少?

2023年高考三本分数线是多少?2023年高考三本分数线如下:文科一本线573至585,二本线531至545,三本线435至460,理科一本线546至561,二本线505至532,三本线412至435。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1、避免全部填报热门学校或专业。如果分数有所不足,不一定要全部填报热门学校或专业,这样很容易造成落榜。因此可以“热门”和“冷门”结合

2023-12-28 14:02:36
高考2023年分数线?2023年高考多少分
高考2023年分数线?2023年高考多少分

安徽省宿松中学近年成绩安徽省宿松中学近年来在高考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9年,该校文科状元以602分位居全省第120名,理科状元的681分则位列全省第77名,理科60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高达202人。值得注意的是,宿松中学在安庆市文科600分以上的学生中占据了两个席位。2010年,全校本科达线人数为1276人,其中600分以上的学生有122人。应届生本科达线780人,600分以上人

2024-08-08 15: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