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 01:42:20 | 377招生网
强基计划是2020年出台的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培养改革,意在招收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有创新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结合官方政策和实际招生情况,从专业范围、入围门槛、录取规则、招生人数等几个方面,对2021年强基计划进行预测,供参考。
今年的强基计划中,绝大多数高校都只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基础学科专业相对“冷门”,而且本科期间不允许转专业。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地看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就会发现,强基计划包含的专业远不止这些:
在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即上文标红部分。这两部分的描述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层含义:
一、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要关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工科发展等需求;
二、明确发展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专业。
强基计划的政策导向是清晰明确的,所以随着强基计划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在招生专业方面,会有更多高校把新工科、智能科技等战略需求导向的专业列入强基计划。
为什么这么说呢? 377招生网
今年强基偏向保守风格
首先,今年招生专业范围仅限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主要是由于强基计划在今年首次招生,所以高校在制定落地执行方案时,实际上是偏向“保守”风格。但在政策层面来讲,教育部并没有把“强基”和“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画上等号,强基的框架实际上是包含新工科、人工智能科技等国家重点领域涉及专业的。
在这方面,清华大学的方案是个很好的例子:清华大学五大书院专门为强基计划设计建立,采取大类招生,如果我们展开来看,每个书院都包含很多清华大学优势学科。
节选自《清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
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难以体现所有高校优势
其次,由于各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专业,并不能很完整的体现高校的优势学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扩大招生专业范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虽然强基计划明确了选拔培养目标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今年各校强基招生简章中,大部分院校要求银牌和金牌可获破格入围。不过这种门槛,在之后大概率会进行调整和降低。
银牌以上破格不适用所有高校
首先从今年实际情况来看,除清北复交外,有银牌以上奖项的考生报考其它高校的情况很少。
以2019年为例,五项学科竞赛共产生465块金牌、598块银牌、523块铜牌,金牌和银牌共1063人,除去国集保送的260人后,有803个名额可获强基破格入围资格,而其中约有510人以上被清北强基录取。
其它有破格资格且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绝大部分都选择了C9中其它高校。所以“银牌以上”的破格标准对于其他高校来说,显得过高,并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同样是破格入围强基的资格,谁不想报考层次更高的大学呢?
所以说,所有高校使用统一的破格标准并不合适,而且在学科竞赛获得铜牌甚至省一就不具有价值吗?这些学生就不能算是在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吗?答案显然不是。
另外,就在刚刚结束的第37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金牌、银牌人数均扩容到120人,这也可以看作是学科竞赛与强基计划联动的设计,只为了让更多真正具有学科潜质的优秀考生,获得更通畅的上升通道。
政策预留放宽标准空间
那么今年所有高校在强基招生简章中,统一将“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作为破格入围门槛的情况,是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硬性规定呢?
实际上并非如此。
节选自《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
从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可以看到,对于破格入围的条件并没有直接给出硬性标准,而只是作出了“针对极少数”“突出才能和表现”“高考成绩不低于一本线”的要求。如果我们再仔细阅读这部分要求就会发现,制定破格入围和破格录取办法、标准的权利,完全在于高校。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层面,实际上预留了制定“破格标准”的弹性空间,为后续各校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破格入围标准奠定理论基础。
录取规则或将产生区别
和入围门槛分层、分类的逻辑类似,不同的入围规则当然要适配不同的录取规则。
对于凭高考成绩入围的考生,“85%+15%”的综合成绩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有变化的,不过对于有破格资格的考生来说,显然需要有侧重的进行考察。
根据官方文件描述: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也就意味着,理论上高校可以经过严格的考核后,将破格录取者的高考成绩门槛下放至一本线,这对于顶尖竞赛生来说,是非常大的优惠政策。
从今年强基招生情况来看,未来各校强基招生人数将大概率进行动态调整,以清北为首的顶尖高校很可能会大幅度提高招生名额。
根据统计,清北今年本科新生总数分别为3500人和2818人,其中强基计划分别录取939人、842人,占比分别为26.8%和29.9%。
结合今年清华停止通过高考招收新闻学、会计学本科生的消息,我们能发现关于强基计划未来的重要信号:
清华大学今年停止从高考统招中招收新闻、会计专业,人文学院相关专业全部转入强基计划培养。未来,清华所有文科专业或将全部停止直接由高考统招招生,而全部转由强基计划选拔、培养。
同时,为了将三分之一的招生名额供给强基计划,其它专业招生名额将被不同程度压缩。也就是说,未来强基计划或将成为进入顶尖名校的主要方式。
相信未来一段时期内,其它高校也会以清华模式为蓝本,通过资源整合和招生模式的改变,在强基计划中投入更多名额。
除了全新的招生选拔方案外,强基计划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导师制、小班化、推免、直博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对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避免了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同时也能降低报考压力、提升报考意愿。
2021年安徽 强基计划 入围分数线670分。2020年被称为“强基元年”,“强基计划”招生取代“ 自主招生 ”,是国家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进入新时代、新纪元的重要标志。
在“强基计划”招生试点实施的第一年,由于“强基计划”设置的基础 学科专业 的重要性,以及“强基计划”招生以培养拔尖人才的必要性,尚未得到中学老师、家长和考生的认可,因此,“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就遭遇了“寒流”。
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在内的名校,都未能完成“强基计划”招生任务。最后,高校只有在本校当年招收的本科新生中,进行补录,使“强基计划”实施蒙上了阴影。
2021年,是“强基计划”受到中学老师、家长、考生“热捧”的一年,这一年,“强基计划”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87万多人,比2020年的133万增长了54万多人,36“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也都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充分展示了“强基计划”的魅力。
377招生网(https://www.1263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浙江考生683分惨遭滑档,只能填报二本院校了,这是为何?的相关内容。
高考至今,从最初的考试,再到高考分数的公布,接着到志愿录取,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激动人心的一步就是志愿录取。因为只有完成了志愿的录取工作,我们所面临的一切才可算尘埃落定。如果志愿录取失败,那么十二年的奋斗也算毁于一旦了。
这不,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浙江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二段线成绩分数表来看,浙江省目前有198名考生上了一本线,但未被一本录取。这其中居然还包含了一位683的考生。按理来说,这位683分的考生百分之百能被高校录取,为何最终却滑档了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考生把这最不可能的千分之一给踩中了?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为何?
我们知道,浙江省的高考总分是750,比起其他省份来说,浙江省的滑档率应该只有百分之零点几。因为浙江省目前的志愿填报可以选择八十个专业,采用的填报模式是“专业+院校”。如此一来,这大大降低了浙江省的滑档率。更别说你683的高分会滑档。因此,很多人都在猜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683分的学霸落榜了?毕竟,683的分数对于浙江省的同学而言也算是上位圈,除了不能报考清北这样的国内顶尖名校,我国其余的重点高校基本他都可以报考。
所以,很多人都在猜想,该考生之所以会滑档到二段,最大的可能就是考生自己放弃了。据悉,有人在网上回复说,该考生本是学校的顶级学霸,他的目标是我国最顶尖的清北二校,因高考当天出现了肚子疼的意外,导致该考生发挥失常了。所以,根据该考生的分数来看,他想要被清北二校录取就只能走强基计划,因为清华大学今年在浙江省的强基计划的录取分数是670分,北京大学是680分。
也有人表示该考生的80个专业没有填完,那不然683的高分绝对不可能掉到第二段。不管如何,这位考生如果想要再次选择一个自己满意的高校,那么他的结果只能是重新复读。很多人对于这一事实表示可惜,683的高分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是可遇不可求的高度,但无奈有人却对此不满,一心只想要清北。现在的高考现状已经把清北当作了衡量一所学校是否优秀的指标之一?你的清北考生越多,那么你学校就能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同学认可。不过,我们希望能够打破这种现状,毕竟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不能单纯地以清北来衡量他人。
以上,就是377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强基计划补录 该不该报考强基?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77招生网:www.126377.com强基计划报名平台作为对强基计划报名十分有经验的学姐,我为大家介绍强基计划报名平台!基本信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报名要求强基计划招生更注重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和综合素质优秀的。成绩优秀的考生,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学科能力突出,获得数学、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天津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为一本线。1.强基计划背景强基计划是天津大学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实施的一项招生计划。该计划旨在选拔具有全面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2.强基计划的目标强基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强、创新创业意识突出、具备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
志愿可以选择几个大学贵州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大学贵州高考志愿可以填8个大学。(一)体育类考生体育第一批本科院校:平行志愿1-6,共6个。体育第二批本科院校:平行志愿1-6,共6个。体育高职(专科)院校:平行志愿1-6,共6个。(二)艺术类考生艺术类梯度志愿本科院校:志愿1-3,共3个。艺术类平行志愿本科院校:平行志愿1-8,共8个。艺术类平行志
强基计划报名时间和方式1.强基计划报名时间为3月底至4月,考生需登录学信网进行报名。2.报名前,考生需在学信网注册账号,并登录阳光高考信息平台。3.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找到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的报名入口,进入后进行报名。4.报名过程中,考生需填写基本信息及紧急联系人,并可查询到该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数。5.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符合破格条件,如需破格,需在北京大学官网提交综合素质材
怎么报考强基计划首先考生登陆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用身份证号和手机号注册账号,进入报名系统选择相对应的学校填写报名信息即可。一、什么是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医学、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可看做自主招生升级版,培养模式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1.强基计划36所参与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北京大学招生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基础医学(八年制)北京大学将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
武汉大学强基计划通过率武汉大学强基计划通过率为54%。根据武汉大学官网信息显示,武汉大学强基计划初审总人数为954人,其中通过的人数为516人,通过率在516÷954X100%,经过计算后得到的结果为54%。武汉大学强基计划是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强基计划能报几个学校原则上强基计划能够报所有有
强基计划报名号与报名人数?强基计划报名号是报考者在报考志愿时的排序号,报名人数88万+人次。根据查询学业桥数据观察显示:强基计划报名号是由报考者的身份证号码和报考时间组成的,排序号越小,被录取的几率越大,2023年强基计划报名人数己确定,高达88万+人次,整体报名人次对比2022年上涨2万人次左右,强基计划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6000人左
2023-12-13 08:19:05
2023-12-21 06:09:55
2024-08-19 01:41:55
2023-12-10 00:07:53
2024-07-15 16:14:57
2024-07-13 11: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