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1 03:16:24 | 377招生网
南开大学专业排名榜如下:
1、 金融学 推荐指数: 4.8(387人推荐) 。
2、 经济学 推荐指数: 4.7(271人推荐) 。
3、 数学类 推荐指数: 4.8(263人推荐) 。
4、 工商管理类 推荐指数: 4.5(194人推荐) 。
5、 会计学 推荐指数: 4.5(192人推荐) 。
6、 化学 推荐指数: 4.9(128人推荐) 。
7、 金融工程 推荐指数: 4.8(112人推荐) 。
8、 保险学 推荐指数: 4.8(101人推荐) 。
9、 国际经济与贸易 推荐指数: 4.8(100人推荐) 。
10、 历史学 推荐指数: 4.8(63人推荐) 。
11、 财政学 推荐指数: 4.7(57人推荐) 。
12、 法学 推荐指数: 4.3(57人推荐) 。
13、 数学与应用数学 推荐指数: 4.9(49人推荐) 。
1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指数: 4.9(45人推荐) 。
15、 经济学类 推荐指数: 4.7(45人推荐) 。
16、 世界史 推荐指数: 4.8(41人推荐) 。
17、 软件工程 推荐指数: 4.8(41人推荐) 。
18、 财务管理 推荐指数: 4.9(39人推荐) 。
19、 社会学 推荐指数: 4.5(36人推荐) 。
20、 工商管理 推荐指数: 4.8(34人推荐)。
南开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5月,有专任教师20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74人、硕士生导师865人,教授782人、副教授82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人事关系在本校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6人,青年拔尖人才8人。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4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1人、主要成员29人,“973”和“863”首席科学家18人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7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2人、讲座教授16人、青年学者10人,“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1人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64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8人,“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 南开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基础专业就那几个 有时间去百度or知乎 一查便知。
我觉得你可能对强基计划有误解。
所以南开大学强基十问送给你。
请用“是”或“否”回答以下问题: 377招生网
1. 你是否是一位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爱国青年?
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远大志向,有肩负起时代重任的坚定信念,有成为关键领域学者、专家或领军人物的强烈愿望。
2. 你是否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领域有大致设想?
有进入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打算。
3. 你是否在高中阶段对某些特定科目有强烈兴趣或一定天赋?
特别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方向上,呈现出拔尖素质、突出才能和过人特质。
4. 你是否对未知保持着盎然的好奇心和探求动力?
强基计划需要学生在做好基础学习的前提下,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乐于投身科学前沿领域。
5. 你是否准备好了面对填报志愿阶段的纠结与困境?
届时需要面对志愿批次、学校、专业选择的难题,还要决定是否参加强基计划校考,奔赴异地去争取1/3或者1/4的机会。
6. 你是否愿意在同一所大学接受8年左右的培养,认同其历史传统、文化底蕴与独特气质?
强基计划大概率要求在所报考学校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虽然期间也有海外联合培养的机会。
7. 你是否接受强基计划一般不允许主动转专业?
强基计划并不是进入名校其他专业的跳板,想先进入高校后再转专业的愿望基本落空。
8. 你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坚定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抗压能力?
遇到学习、科研方面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积极调整心态、理性思考问题、乐观面对挫折。
9. 你是否认同强基计划严格的淘汰机制?
在强基计划特定维度的考核中,与其他同学相比处于劣势或达不到继续培养要求,能接受退出强基计划,并顺利完成普通专业的学习。
10. 你是否愿意未来长期在祖国需要的领域奉献青春和热血?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为民造福。
在以上10个问题中,若答案全部为“是”,那么强烈建议你一定要选择报考强基计划;若答案为8至9个“是”,那么建议你慎重考虑,进一步了解强基计划;若答案为8个“是”以下,那么建议你安心准备高考,选择其他批次、其他类型报考。
377招生网(https://www.1263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上海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的相关内容。
上海强基计划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大学。
拓展资料如下:
‘强基计划’本质是一个培养计划,入学招生只是其生源通道之一,普通专业的优秀学生在入学后也可以参加相应遴选,加入‘强基计划’。 ”陈志文说“强基计划”既是招生改革的试点,更是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
记者注意到,各试点高校在招生简章中都对“强基计划”的培养环节进行了重点介绍,普遍采用单独编班,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强化交叉与通识教育,提供本—硕—博贯通培养方案。
数学和物理并列成为开设高校最多的招生专业,华南理工大学等31所试点高校开设了“数学”或“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电子科技大学等31所试点高校开设了“物理学”或“应用物理学”专业。
其次是化学和生物学,分别有26所和24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随后则是哲学、历史学和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开设高校均在15所左右。
以上就是377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强基计划怎么选择大学和专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77招生网:www.126377.com强基计划如何来选择院校?强基计划只能选择一个院校,报高了去不了,保底了不想去,所以如何选报是一个难点。这里提供三个方法供大家参考。1利用省一模或者二模,看你高出一本线多少分。如山西吕梁应届考生理科你一模考了590分,吕梁教育部门预测一本线是470分,那么你的一本线分差就是:590-470=120分。2020年一本理科分数线是537分,那么你的分数就是:537+120=657分.那么
高校强基计划有什么区别吗,如何选择?特点不同:高中的重点班是重点培养一批好学生,这些好学生的基础知识都非常的扎实,学校培养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为学校的升学率做出非常大的贡献,而强基班的目标就是抓住这些孩子的基础,因为这些孩子的基础还非常的薄弱,需要他们认真学习。强基班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
志愿可以选择几个大学贵州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大学贵州高考志愿可以填8个大学。(一)体育类考生体育第一批本科院校:平行志愿1-6,共6个。体育第二批本科院校:平行志愿1-6,共6个。体育高职(专科)院校:平行志愿1-6,共6个。(二)艺术类考生艺术类梯度志愿本科院校:志愿1-3,共3个。艺术类平行志愿本科院校:平行志愿1-8,共8个。艺术类平行志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强基计划怎么报名?有不少考生和家长咨询强基计划怎么报名的问题,表示不太清楚详细报名步骤,所以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强基计划报名系统的具体操作步骤,建议还没有完成报名的考生和家长仔细阅读。报名网址报名流程1、进入平台系统,选择强基计划2、进入系统,选择要报名的高校,本次以北京大学为例进入高校对应首页,左侧下方可点击查看简章,点击右侧按钮进入报名系统4、进入系统后,点
怎么报考强基计划首先考生登陆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用身份证号和手机号注册账号,进入报名系统选择相对应的学校填写报名信息即可。一、什么是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医学、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可看做自主招生升级版,培养模式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强基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的区别什么是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尖端科技,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
2023-12-13 08:19:05
2023-12-21 06:09:55
2024-08-19 01:41:55
2023-12-10 00:07:53
2024-07-13 11:58:46
2024-07-28 02: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