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16:40:53 | 377招生网
全国高考卷最难的省份为江苏省。
江苏省是高考改革先锋,十年就改革了四次,从很早之前就不是简单的文理分科,而是新高考多选模式,这就导致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非常困难,江苏考生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同时江苏省的试卷是自主命题,考卷难度相当高,难度普遍要高出全国卷一大截,并且题型结构和算分机制也很不一样,每年高考的分数普遍都不高,虽然省内的院校比较多,名校也很多,但对于本省考生并没有太多保护,顶尖名校的分数和其他省份的差不多。
拓展知识:
江苏高考卷最难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如下:
1.与其他省份的计分方式不同。江苏高考总分为480分,语文和数学各160分,外语120分,文科生需要加试40分的语文附加题,理科生则需要加试40分的数学附加题。在高考录取的时候,江苏还要看小高考的成绩,还有计算机测试成绩,如果达不到标准,可能会影响高考。
2.江苏的数学卷没有选择题,直接就是14个填空题。相比大家都知道,选择题可以靠运气蒙对的,即使不会做,不确定选哪一个,也可以猜一个选项,有25%的成功率。然而,填空题就不同于选择题,如果不会做,那么就只能空着,猜是猜不了的。 377招生网
江苏数学卷的难度闻名全国,尤其是高考数学出题人葛军,有些考生边做题边哭,真的是太难了,很多考生可能连数学总分一半的分都拿不到。
3.江苏考生难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连老师都不知道怎么写才能得全分。考生高考分数低,也不全在考生,阅卷也有一定关系。近两年,江苏高考数学的难度降低了不少,但是阅卷的随意性太大,如果一道题目的一个步骤错了,可能导致整个题目不得分,根本不会给你过程分。
单个题目的分值太高,导致容错率低,只要稍微不注意,错了一道题目,解答题10分就没有了,可能就意味着与985名校无缘了。
2023各省高考人数:河南131万人,山东80万人,河北83万人,四川77万人,广东70.2万人,湖南65.5万人,广西61万人,安徽60.1万人,江西57万人,贵州47.8万人,湖北46万人,江苏40.6万人,云南38.3万人,浙江36万人,山西33.7万人,陕西32.3万人,。
重庆31.4万人,辽宁19.1万人,新疆22万人,甘肃24.7万人,福建21.8万人,内蒙古18.5万 人23.黑龙江18.2万人24.吉林12.5万人,宁夏7.8万人,天津6.8万人,北京5.4万人,上海5.1万人,青海5.6万人,海南6.3万人,西藏3.2万人
2023年高考各省人数显示,河南省以131万人位居全国第一,高考生源大省山东以80万人紧随其后位列第二,河北、四川、广东分别以83万人、77万人、70.2万人分列第三至五。高教资源大省,湖北46万人、江苏40.6万人、陕西32.3万人、北京5.4万人、上海5.1万人,均位列前十名之后。
各省高考实际参加考试人数要低于高考报名人数,这是因为高考报名人数中有一部分通过参加高职院校单招考试已经被提前录取,还有一部分考生由于参加某个学科竞赛已经被提前保送录取。
各省高考优质大学录取难易程度
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的高考考生是最值得“同情”的考生,尤其是河南、河北。河南、河北均无985高水平大学,甚至高水平的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都没有。河南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入选全国“双一流”建设名单,河北入选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位于天津。
从高考录取率来看,虽然河南、河北高考录取率并不低,但高水平优质大学的录取比例特别少。以清华北大录取人数为例,清华北大在河南全省录取的人数还不及北京海淀一个区。如果按高考人数来换算,河南每5000名高考考生中才会有一名学生有机会被清华北大录取,而在北京,每500名考生中就有一名学生可能被清华北大录取。
山东、河北的考生虽然比河南要稍微好一点,但情况也不乐观。四川、广东、湖南、广西、安徽等高考生源大省考生考取高水平大学的难度也不小。这就是典型的起跑线不一样。例如,北京、上海、天津、福建的考生,相信没有谁不羡慕的。这些地方的考生人数特别少,但高水平大学却特别多,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
北京集中了全国水平最高的高等教育资源,上海虽然高等教育不如背景,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高等教育资源正在呈现出后发赶超的势头。天津稍逊风骚,但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高校实力还是很强劲。
这种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各省高考考生面临不同的竞争压力。由于高考录取是分省进行,因此高考的竞争也只局限于本省内的竞争。想要降低竞争压力,最佳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扩大本省优质高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同时积极争取外省高水平大学向本省多投放招生计划。
377招生网(https://www.1263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南高考本科录取率的相关内容。
河南高考数据统计,本科录取率为38%
河南省2021年高考的总人数为125万,剔除 单招 以及提前保送、专升本等方式的招生。河南省实际参加夏季高考的报名人数为79.09万。根据河南省划定的本科线,文理科本科上线人数为394102人。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科线以上的学生,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被本科院校录取。根据河南省公布的数据,本科毕是有9.2万考生落榜,本科批次录取的人数为301236人,这就意味着本科录取率为38%。
通过合并据据,河南省总共录取的人数为54.5万,整体的录取率为68.91%,超过24万考生没学上。这就是今年河南省夏季高考的基本情况。这样的数据从各方面来看都是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无论是河南省的本科录取率。还是整体的录取率,基本都是处于全国垫底。比如广东的本科录取率达到50%,山东本科录取率为43.06%。通过横向的对比,我们都会发现三个高考大省的录取数据,也会有较大的差异,这也能够说明河南省内的夏季高考竞争相当激烈。
以上,就是377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各省份高考人数 河南高考本科录取率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77招生网:www.126377.com高考哪几个省最难考高考最难的省份从高到低依次为江苏、浙汀、河北、山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广东、四川、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福建、重庆、贵州、甘肃、云南、北京、上海、天津、青海、新疆、西藏、海南、宁夏、广西地狱模式:江苏、浙江、河北、山东难度系数:★★★★★理由分析:江苏总分480分,只考语数外,但是名校录取不仅看分数线,还看选测科目等级,如
各省份高考人数2023各省高考人数:河南131万人,山东80万人,河北83万人,四川77万人,广东70.2万人,湖南65.5万人,广西61万人,安徽60.1万人,江西57万人,贵州47.8万人,湖北46万人,江苏40.6万人,云南38.3万人,浙江36万人,山西33.7万人,陕西32.3万人,。重庆31.4万人,辽宁19.1万人,新疆22万人,甘肃24.7万人,福建21.8万人
广东2023年高考本科录取率2023年广东省高考录取率为61.4%,较上一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2023年广东高考按照提前批次、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的顺序录取。今年广东省考生填报志愿更加踊跃、更加理性,尤其是高职院校和专业得到进一步认可,生源质量有较大提升。一本录取率达15.99%。一本录取率指该省所有高考考生中,被一本高校录取的人数比例。全国平均大约是12.43%。20
河北本科录取率2023年41.29%。根据查询战马教育网得知,根据官方公布相关数据,2023年河北高考统考人数达到61.54万人,而本科线上线人数中,历史类430分控制线对应的排位是70593,物理类439分控制线对应的排位是183522。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2023年河北物理类、历史类上线总人数为254115人。将这个数字与统考人数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河北地区2023年
我国各省高考录取率排名我国各省高考录取率排名介绍如下:北京考生的录取率是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考生的,北京考生的本科录取率高达83.8%,天津考生是81.6%,上海考生是70%,在2023高考中这是独立自主命题的3个地方。辽宁考生是66%,本科录取率会这般高,还是很没有想到的,福建考生是62%进入了top5。吉林考生是60%,吉林考生也并不是属于考生大省,本科录取率还
陕西高考本科录取率19.03%。陕西是一个高考人数在全国排名中等水平,但是今年比去年高考人数呈现递增趋势,2022年,陕西高考考生总数为323058人,比去年增加10139人。从今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来看,2022年陕西高考本科一批:理工类449分。449分及以上累计人数61474人。2022年陕西省高考一本录取率:19.03%,对比2020年的14.6%,增长4.43%,扩招很明显
各省份高考人数2023各省高考人数:河南131万人,山东80万人,河北83万人,四川77万人,广东70.2万人,湖南65.5万人,广西61万人,安徽60.1万人,江西57万人,贵州47.8万人,湖北46万人,江苏40.6万人,云南38.3万人,浙江36万人,山西33.7万人,陕西32.3万人,。重庆31.4万人,辽宁19.1万人,新疆22万人,甘肃24.7万人,福建21.8万人
2022安徽省高考及各市上线率2022安徽高考一本录取率是25.18%;211录取率是4.10%;985录取率是1.10%。安徽高考2022年高考人数是60.1万人左右,高考难度是噩梦模式,难度很高。下面来看小编整理了关于安徽高考一本录取率的相关内容吧!12022安徽高考一本录取率2022安徽高考一本录取率:25.18%。2022安徽高考211录取率:4.10%。202
2023-10-31 22:24:54
2023-12-21 03:58:21
2024-07-19 19:39:18
2024-07-13 16:28:06
2023-12-21 06:09:55
2024-07-20 11: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