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1 20:53:17 | 377招生网
要是高考全国一张卷,一个分数线录取,我举双手双脚赞成,我做梦都盼着这一天。
不是为了我自己,高考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影响了,而是为了我将来的孩子。然而这也只是做梦而已,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可能实现这个梦想。
考试制度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因为它是选拔人才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也许是最有效的方法,它真正体现了公平、平等、客观等原则。为什么说考试是一种体现公平的制度呢?
因为所谓“公平”就是用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和决定取舍,而考试就是一个客观标准——一张卷子、一个分数,用分数或者等级来衡量一个人的水平,决定是否录取,是否授予从事某一行业的资格等,无论高低贵贱、男女老少。
高考是目前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最主要的途径,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因为高考而改变命运,既有可能实现阶层的跃升,比如农家子弟考入名牌大学,获得在一线大城市定居和体面的工作;也有可能导致阶层的下降,比如富人家庭的孩子高考落榜,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如果再失去父母的荫蔽可能会跌入社会底层。
但目前中国的高考制度也不是绝对公平的,因为处在上流阶层的人拥有大部分的社会资源,他们能影响规则的制定,要他们心甘情愿交出自己手里的资源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可能不为他们的后代考虑,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孩子在高考中落败,阶层下移,而底层的孩子跃升到上流阶层取代他们孩子的地位。
这个社会的上流阶层会影响高考制度的制定者,从而使制度更有利于自己的孩子。所以你会发现,北京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山东、河南等地的学生,如果是全国一张卷、一个分数线,北京的学生将面临全国考生的竞争压力,这是规则的制定者所不愿看到的。
此外,除了高考的不同卷、不同录取制度,各种名目的加分和保送的制度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为了让上流阶层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进入更好的大学,底层的学生很难获得这种加分和保送机会,只能靠高考。比如著名的“奶茶妹妹”就是凭借健美操特长而保送到清华大学,如果不是靠她的家庭社会关系,她很难获得这种机会。
如今在清华北大里农村学生的比例低得惊人也正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专项计划”帮助农村学生进入名牌大学、重点大,但农村学生还是很难跟富人、官员、北上广中产阶级的孩子竞争。因为他们既不在一条起跑线上,也不是在同一个标准上(全国一张卷、统一录取)。
所以说,高考全国一张卷、一个分数线统一录取只是一个梦想,就算是在高度讲求公平的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做到,他们的上流社会阶层的孩子还是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名牌大学。这个梦想恐怕只有在某些地区的某些历史时期的绝对公平、人人平等的“乌托邦”社会里才有可能实现。
377招生网(https://www.1263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有什么好处?的相关内容。
随着 高考改革 进入“深水区”,原来千军万马要过的“独木桥”,现在更像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木”。必须严谨、细致、公正、科学,方能 行稳致远 .
在部署全面取消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之后,教育部日前又接连发文,对2018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和 高校自主招生 工作加以规范:通过严格报考条件、严格资格审核、严格招生管理、加大违规查处等举措,确保“专项计划”政策真正惠及农村学生。种种规范,旨在让高考回归起点公平,让招生举措不背离政策初衷,用诚信筑牢高考公平、公正之基。
追溯历史,从高考恢复以来,我国高考改革就一直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标准与多元之间寻求最恰当的平衡。通过标准化考试确保流程严谨科学,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学校对选才的不同需求及考生的多元差异;作为选拔性考试要体现区分度,但同时也要尽量验证学习效果、体现能力;不但要通过高考满足高校选才的需要,还必须考虑到高考对于整个 基础教育 的先导作用。
也可以说,随着高考改革进入“深水区”,原来千军万马要过的“独木桥”,现在更像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木”。区域之间以及省际 高等教育 资源仍不均衡,在缩小各省高考录取率之间的差距、促进 教育公平 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兼顾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成为近些年高考改革最难的命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任何一项高考改革的探索性举措,都如同平衡木运动员的动作,必须严谨、细致、公正、科学,方能行稳致远。
作为以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等综合评价为基础进行录取的探索性改革举措,自主选拔旨在打破“唯分数论”的 窠臼 ,改变人才培养千校一面的现状,鼓励更多孩子发展多元特色。针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专项计划”,旨在为更多农村考生提供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的机会,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促进机会公平。几年实践证明,两项探索都在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但同时也应看到,依然有个别地区的个别考生铤而走险,提供虚假自主招生申请材料,伪造、变造、篡改、假冒户籍学籍等信息或以其他方式骗取专项计划报考资格,还有个别学校、单位和个人徇私舞弊或协助考生弄虚作假,乃至个别中介机构打着包通过、考前辅导、提供所谓专利论文等名义进行 虚假宣传 和敛财,等等。这些有违诚信的行为虽为个案,却足以影响很多考生的未来命运,不仅严重干扰了正常高招秩序,背离了政策初衷,也伤害到高考整体的公平公正。 377招生网
高考之所以万众瞩目,是因为它仍是当下促进 社会阶层 有序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是寒门学子改变自身命运的最大希望,是守护教育公平及社会公平的重要底线。特别在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全面取消,地方性加分项目在额度和项目上都日益规范的今天,以高校自主选拔和针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专项计划”为代表的多元探索能否公平推进,更是备受瞩目。简言之,这将直接关乎教育公平的基石能否筑牢,社会公平正义能否得以捍卫。
之所以常说“改革不止步”,就是因为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前进,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制度的调整,要收到真正的效果或者把握全新的问题,有赖于政府、社会、家庭、考生都不折不扣地执行。公平正义是教育的价值基石,而只有用诚信筑牢改革基础,才能保证高考公平建设在正确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以上就是377招生网为大家带来的全国高考统一试卷,统一录取,你赞成吗?如果不赞成,原因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77招生网:www.126377.com如果全国高考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分数线,会有什么后果?每年的高考过后,总会出现很多为江苏、山东、河北等高考大省鸣不平的声音,认为目前的高考制度太不公平,要求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分数线。这样确实看似很公平,但放入我国的国情中来看又是非常不公平的。像山东、河北、江苏、湖南等高考大省每年的录取分数要高出很多省份几十分,如果统一了试卷,统一了录取分数线,这样我国的一些985、211高校就会被几
为什么江苏高考不使用全国统一试卷因为江苏在实验高考改革。作为高考改革先锋,江苏省高考方案“十年四改”,最近的一次改革是2008年。然而,这一次次改革备受争议与诟病。近日,江苏省再次对高考进行重大调整,新方案已经上报教育部审核,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江苏的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有能力自己命题。”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葛军说。据介绍,教育部扩大高考(课程)统一命题省份的
向明中学985录取率百分之25。根据查询上海向明中学官网显示,2023年向明中学参加高考人数为647人,985学校录取人数为162人,录取率为百分之25。向明中学是沪上百年名校,上海市重点中学,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由著名爱国教育家马相伯先生于1902年创建。什么时候高考试卷能全国统一?全国统一那个还得等上N年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至18个,2016年
江西省2023二本录取人数江西省2023二本录取人数如下:截至8月4日,提前批本科、国家专项计划本科、第一批本科和第二批本科四个本科批次的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共录取考生179512名;其中,文史类43721名,理工类110287名。艺术类20271名,体育类3458名,“三校生”本科文理类625名,运动训练与民族传统体育录取701名,保送生等其他特殊类型449名。拓展
2021年江苏高考告别480分时代,统一使用全国卷,学生家长为何沸腾?高考是很多孩子要经历的一场磨练,不过从高考制度确立一来,一直有一些小争议,因为高考试卷长期无法统一,有些省份有高考自主命题权,还有一些省份用全国1卷,有的省份用全国2卷,这不免让一些高考大省的家长感到不满。每个省的家长都觉得自家孩子高考使用的试卷难,别的省使用的试卷简单,因此,参加高考的孩子甚至衍生出了一条鄙视链,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的回答如下: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成人高考)是中国教育体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下是关于成人高考的详细描述:一、基本概念成人高考是为我国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的一种国家级招生考试。它是国家教育系列之一,属于国民教育,已经列入国家招生计划。成人高考分为专科起点升本科(简称专升本)、高中起点升
全国高考人数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自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最高峰时的1040万之后,这已是连续第五年出现下滑趋势。在全国高考报名总数减少的情况下,部分省(区、市)较去年却有所增加。因近年来普及高中教育、扩大高中招生数量等原因,广东高考报名人数“逆势上扬”,且“报名热”这一趋势还可能要持续几年。此外,山东在继2009年出现四连降后,出现首度止跌回升;四川则因当年生育高峰期等原因,高考人数近年来持
2023高考数学全国一卷难吗2023高中毕业考试新课标全国一卷理科数学难度中等偏上。1、选择填空部分没有太难的试题,但是,每一个试题都拥有一定的思考量和计算量。2、解题目作答第17题考核比较常见是一道解三角形常见试题。3、第18题立体几何,第二问稍微有点难度,要按照二面角的大小确定线段长度4、第19题统计可能性,考核比较综合是最近这些年比较热门的决策题5、
2023-12-31 18:23:41
2023-12-18 06:36:45
2023-12-07 17:08:08
2023-12-21 06:09:55
2023-12-19 20:00:24
2023-12-21 03: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