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 07:19:44 | 377招生网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29-33680032,该校联系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统一大道、邮编为712000。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英文:Xianya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简称咸阳职院(XVTC),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是陕西知名的综合性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国家首批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6000多人。
发展历程
2004年9月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准,整合我市原陕西省乾县师范学校、彬县师范学校、仪祉农业学校和咸阳市体育运动学校4所知名中专学校资源,组建成立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9月学院开始招生。2009年8月,投资6.5亿元,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美丽新校园建成投用,在全省同批市属高职院校中第一家率先实现了真正的集中办学。2015年3月,市编委发文决定将咸阳市卫生学校、技工学校整体并入咸阳职院,调拨教育用地300亩,调入资金1.3亿元,调入教学仪器设备值3000多万元。至此,咸阳职院的组成增加为6所中专中技学校。其中,建校最早的陕西省彬县师范学校创建于1937年,学院已有80年的建校史。学院坚持育人惠民的办学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为目标,先后为社会培养了10万多名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地理区位
学院地处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为周秦汉唐等13朝代古都。学院东临沣河,南望秦岭,西邻楼观台,北依渭河。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钟楼、西安高铁北客站、西安城西客运站30—40分钟车程,距秦都高铁站、咸阳火车站、咸阳汽车南站、西安后卫寨地铁口15—20分钟车程,西宝高速、福银高速紧靠学院附近,交通便利。学院周边有秦岭、临潼兵马俑、阿房宫、曲江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大雁塔、西安碑林、昆明池、汉阳陵、茂陵、乾陵、昭陵、楼观台等著名景区景点。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琳池喷泉,小桥流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景色宜人。学院所在地为西周大学“辟雍”所在地,距今已3000多年,是我国最早大学的发源地,高等教育历史文脉传承全国独一无二。
办学理念
学院秉承厚德强能、育人惠民的校训,求实创新、和谐奉献的校风,精讲多练、言传身教的教风,勤学苦练、砺志成才的学风,发扬艰苦创业、奋进图强的咸阳职院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困难,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跨越,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综合实力越来越强,现已成功迈入全国优质高职院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行列。
办学荣誉
2010年11月,学院被科技部、农业部等8部委联合授予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2011年1月,被省综治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联合评为省级平安校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校园;2011年11月,被科技部、农业部等8部委联合授予第九届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2012年6月,被省委评为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10月,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命名为省级园林式单位;2013年11月,被省教育厅评为2011—2013年度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2月,被省政府评为绿色文明示范单位;2011年8月,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授予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2014年12月,被省教育厅立项为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5年2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2016年12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7年9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院校;2018年12月,接受了省教育厅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
条件设施
学院占地1306亩,总建筑面积34.2万平方米,教学楼获“长安杯”全省优质工程奖。3月29日,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开建,预计2021年完成首批急需项目建设任务。学院教学基础设施一流,固定资产总值9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1.38亿元。建有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个,省级高职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院内实训室、实训基地236个、院外实训基地330个,形成了理实一体、教练融合的实习实训体系。学院仪祉图书馆馆藏工科、医学、经济、管理、文史、教育、农林等多学科纸质图书125万册,报刊资料800多种,电子阅览室有计算机400多台,电子图书2000GB。学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先进,计算机3000多台,建成以虚拟数据中心为核心、四大平台为基础、22个业务系统为支撑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服务体系。建成覆盖全院所有楼宇和公共区域的校园无线网络,校园网出口带宽4G。 377招生网
专业建设
学院围绕西安咸阳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确立了“工科为主,文理并重”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建强工科专业、提升传统专业、办好新兴专业、打造特色专业”的建设原则,开设涵盖医学、机械、电子、建筑、化工、财经、师范、农林等大类49个高职专业,其中护理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和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护理、学前教育专业为陕西省一流专业,护理、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国家骨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护理、畜牧兽医、园林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数控技术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院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7个、重点专业13个。动物解剖生理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精品课程57门、重点课程76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院级教学成果奖32项。
师资力量
学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形成了过教学关——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培养机制。现有事业编制905人,实有教职工1059人,其中在编教职工852人,兼职教师207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181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41名;双师素质教师468名。现有院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8支,全国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庞诚教授,省级高校教学名师郭俊炜、赫光中、赵云龙、侯党社、吴旭锦教授,省级高职教学名师尚文博教授、董润林副教授、鱼国超教授、刘海龙副教授,市级科研创新团队“机电装备测控技术”和“猪群重大疫病快速诊断技术”,院级科研创新团队医学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能源化工技术、物流管理、学前教育、猪群重大疾病快速诊断技术、园艺园林技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高职思政课教学协同研究等9个,咸阳市突出贡献专家学者郭俊炜、阮班录教授,池永战、董润林、杨耘副教授,咸阳市“三五”人才24名。教师立项省市级教科研项目72项、发表论文2621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7项,主参编教材381部。2015年,学院教师获国家级发明专利18项,位居陕西省高职院校前列。学院依托院内优质科研资源,积极开展“立地式”科技服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先后获得省级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级农村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市级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教学质量
学院积极推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构建形成了“工学结合、理实统合、校企联合、教练融合”的“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结合实际凝练形成了医护类专业的“三一制”、机电类专业的“三合”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从2013级三年制高职学生开始全面试行学分制管理,充分激发和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院成立了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建立了涵盖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监控,定期发布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和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学院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设有全国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分站、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考点等职业技能鉴定和考试站点11个,面向校内外开展了多工种、多层次的职业技能鉴定,年均鉴定人次3000余人。严格落实“双证书”制度,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平均获取率94.7%,其中护士执业资格证获取率达97.16%。2016—2018年,学生获得国省职业技能大赛奖149项,其中一等奖23项、二等奖45项、三等奖81项。在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奖72项,获奖总数居全省第一,一等奖居全省第二,有18个队进入国家队,创造了历史新高。
招生就业
建院以来,学院一直实行招生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实现了招生工作“十三连增”、就业工作“十一连旺”。2006年以来,学院连续13年招生录取人数、报到人数,文史、理工类录取平均分逐年提高。2015年陕西省首次实行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学院作为示范院校实施了单独考试招生,申报、确认、参考、注册考生人数在全省有高职招生计划的63所院校中名列前茅。2018年,学院单独考试招生网上申报考生19223名,连续4年位列全省第一。计划招生4226名,录取4473名,计划完成率105%。高考统一录取中,文史类录取最低分375分,理工类录取最低分325分,录取分数线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创建院以来最好成绩。生源地从陕西扩大到山西、甘肃、青海、宁夏、四川、重庆、湖北、河南等省市,全日制在校学生从2005年的1800多人增加到的16000多人。
学院始终将就业工作视为生命线,坚持像嫁爱女一样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就业,精心实施优质就业工程,认真落实“一对(对口就业)、二高(高薪、高质就业)、三无(无毒、无害、无重体力劳动)、四心(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用人单位称心、学校舒心)、五不(不考察了解的企业不安置,管理不规范的企业不安置,效益不稳定的企业不安置,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安置,不办理社会综合保障的企业不安置)”的就业工作标准,严格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管理和就业状况跟踪反馈责任制,建立了快速可查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库,与全国6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就业合作关系。学院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建立实施了道德育人、教学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文明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制度育人等多元育人机制,将培育和践行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人文科学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学分制,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96%以上。2013年11月,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2011-2013年度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6月,学院《坚持学生至上 实施优质就业工程》被教育部列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典型,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交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以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等多家国家级媒体进行了报道。
377招生网(https://www.1263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湖北中医药大学怎么样?的相关内容。
说湖北中医药大学,到底怎么样,因人而异。如果是擦边分数进来的,学个医学专业,那性价比还是可以的。其实不管在哪里,还是要靠自己,也有在一流大学,蹉跎时光,最后还不如普通大学出来的学生的,不管是有好的资源供给,还是师资力量一般般,关键还是看个人的努力有没有付出。
在普遍认为中医没有西医好的氛围下,考取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总是会被别人一番质疑,但是湖北中医大学的实力在湖北省内来说还是可以的,它的药理学专业可是在全国都排得上名次的。
学校很大,环境也很不错。虽然名声出了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不过在里面生活了几年的求医之路,还是相当充实的。
在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几年,不仅认识了许多有趣的同学,也算丰富了人生的阅历。学医是很苦的,不过只要付出了,总是有收获的。
以上就是377招生网整理的湖北中医药大学怎么样?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377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77招生网:www.126377.com湖北中医药大学2023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高考志愿填报前,家长和考生必须要提前了解意向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2023年的湖北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和人数暂未公布,下面是湖北中医药大学2022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可供2023级考生参考。一、湖北中医药大学在湖北的招生计划1、湖北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在湖北2022年高考历史招生计划人数为32人;2、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技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怎么样综合来说,我觉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对于想学医,但是可能成绩又达不到能很卷起来的那种医学院校下来说还行吧。但基础设施条件不是很完善,需要谨慎一点。我本硕都是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课题组有一位博士师兄本科东方学院出来的,药学专业发了很多文章,拿了博士生国家奖学金,非常优秀。然后他对象也是东方学院出来的,硕士考到了本部,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我将从以
山东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在双非大学中档次较高的大学。无论是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还是教育部学科评估等方面,山东中医药大学都有着相对不错的成绩。山东中医药大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山东省重点高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公布(招生1026名左右) 湖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中医药人才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基本临床诊疗技术,能独立、规范承担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或临床教
湖北医药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610余人) 湖北医药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一、学校简介湖北医药学院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湖北省及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西医类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校成立于1965年,原名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1977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1995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6年首批一
甘肃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甘肃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如下:甘肃中医药大学就业挺不错的,比较好就业,学习环境氛围很好。1、甘肃中医药大学是二本。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学院有中药学、药物制剂、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和药学5个本科专业和1个中药学硕士专业,其中中药学学科为甘肃省双一流特色学科建设学科,中药学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为国家中医药
山东中医药大学儿科5+3怎么样好。1、节省时间。山东中医药大学儿科“5+3”培养模式为学生在五年的本科阶段,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者,不需要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节省了时间,学生可直接进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研究生阶段按照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两段一体化进行。2、培养质量高。山东中医药大学儿科“5+3”模式统筹安排本科、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高考志愿填报前,家长和考生必须要提前了解意向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2023年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招生计划和人数暂未公布,下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2022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可供2023级考生参考。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在北京的招生计划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学专业在北京2022年高考综合招生计划人
2023-10-17 14:49:31
2023-10-01 06:09:43
2023-10-19 10:25:55
2023-10-19 13:21:53
2023-10-17 21:41:01
2023-10-04 11: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