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9 13:46:21 | 377招生网
![]()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由考生从中选定1个语种参加考试。各语种均含听力考试。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按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提供1次考试机会,成绩当年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成绩当年有效,考生自主选用其中1次成绩。2020年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仍可适用于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 考试时间安排 6月7日 上午:语文;下午:数学; 6月8日 上午:技术(选考);下午:外语(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 6月9日 上午:物理(选考)、思想政治(选考);下午:化学(选考); 6月10日 上午:历史(选考)、生物(选考);下午:地理(选考)。 具体考试时间按教育部和浙江省规定执行。外语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他各科均由浙江省自主命题;自主命题的各科考试性质均属全国统考。

浙江高考7选3政策解读如下:
不区分文理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和三门选考科目,3门选考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中任意选择。外语科目包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考生从中任选1门,大部分考生选择英语。
拓展资料——选考(七选三)政策
1、考试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共7门,每生限选考3科。考试范围包括必修内容和选择性必修内容,具体考试范围和要求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制定。
2、考试对象: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的高三学生和社会人员。考生在报考前须获得相应科目的学考合格及以上等级。学考没有参加或学考不合格科目不能报考选考。
3、选考科目确定时间:选考科目第一次报考(高三第一学期的11月份)后,这一年内不能更改科目。
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结合拟报考高校及专业要求自主确定选考科目。实行网上报名,每生限选考3科,每科最多报考2次,成绩1年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两次考试成绩,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
很多高中学校高一的学生选课只是初选,在高三第一学期选考首考报名确认为定选,在次之前,考生理论上都是可以更改。首考确认选考科目后,一年内不能再更改,就是1月和6月两次考试的的外语语种和选考科目必须相同。
4、考试时间:两次考试都安排在高三,分别在1月和6月,1月选考与学考同期进行,6月选考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选考各科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

377招生网(https://www.1263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浙江高考选考科目怎么选最好?的相关内容。
浙江高中选科目有以下几个选择以及具体分析
物理+化学+生物
传统的大理选科,浙江的老高考阶段的理科生就学习此三门,这么多年的老高考验证这样的选科是利于传统理科学优生进行学习的,而且这样的选科也确实利于科研人员的基本功夯实,这三门科目的关联度也较高。就笔者所知,温州中学的两个偏理的重点班就是一个班物化生,一个班物化技。对于偏理的学生来讲,物化锁定,其实只是在最后选一个附带。物化生也好,物化地、物化技也好,对未来大学专业选择覆盖面是没差的,就是看最后一门选科哪一门更利于学生表现的好、赋的高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物理+化学+技术
这是偏理学生选择的另一主流套型,温州二高曾经最好的班的选科为物生技,新政策后高一最好的班选科就是物化技。技术这一门课有几个特点:一是技术这门课师资差别没有特别大,二是技术在偏理的科目中相对没那么抽象。在老高考时期,技术作为就读第三批(即高职专科批次)学生的高考科目,而一本(750分+60分1B模块)、二本(750分)的考生是无需参加技术高考的。因此单纯在师资上,普高的技术师资并不弱于重高许多,且此门学科对于学生初中时的底子要求不高,整体上是零基础竞争,有点像初中时的社会学科,故普高的孩子和重高的孩子在知识储备上不会存在质的差别。故笔者尤其推荐温州三校层次以及乐清苍南等县域生源第一梯队的学校偏理重点班的学生选择物化技的选科,技术相比生物更容易表现好。 377招生网
物理+化学+地理
核心逻辑没变,在物化锁定的情况下,地理也被视为一个较好的附带选出来图赋高分的科目。地理被不少人视为是高中科目中文科中的理科,也涉及不少经度纬度、洋流风向等需要具体分析的内容,对于选择物化的学生来说还是能较好的兼顾地理的学习,整体关联度还是较大。还是强调,物理化学让学优生的名校之路更宽,而附带的最后一门是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校的教学优势来看的,目的是让自己这一门能够赋高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物理+化学+政治
可以说这个选科是高考填志愿时专业覆盖面最大的组合,大学的文科专业没设要求大家都能读,大学理科专业限制物理化学读,警校的公安类专业和部分军校专业限制政治选科来读,这样的选科让未来选择面很大。不过,实际要考虑物理化学这样的偏理科目能不能和政治这样的偏文专业同时兼顾学好。就学科学习方法上而言,历史靠理解和记忆,政治更多靠记忆,地理靠理解和分析,物化主要就是考理解和刷题了。从以往接触学生来看,很多乐于做理科题的学生普遍不太喜欢政治记忆背书的方式。这一组合主要推荐理科思维不错,同时又有计划去报考警校的学生考虑,推荐程度是靠后于物化生、物化技、物化地的。
物理+化学+历史
实际上来说,因为文科专业几乎没要求必须有选历史才能报,所以历史这门科目在物化确定情况下主要是为了多一门能够赋高分。不过就和物化政的分析一样,笔者也担心在学物化的同时能不能学好历史的情况,因为风格差异过大,大多学校也不会开设这样一套固定班型,能把物化历学好的学生,也更可以选择物化地了。如果真的非常想当历史老师的话,也建议选择政史地、政史技的科目,避开物理化学的内耗。
高考新政后高一新生"7选3"怎么选9月,我省新高考方案出台后,也给所有的新高一同学出了一道选择题。除了语数外必考课程外,考生还需要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选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7选3”该怎么选,将决定将来可以报考哪些专业,换句话说,这也是新高一同学对自己未来走向的一次尤为重要的选择。在杭城,部分高中已经面向高一新生开展“高考选考学科选择意向”的
陕西高考报志愿流程陕西高考报志愿流程如下:查阅计划信息“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以及陕西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2023年普通高校在陕招生分校分专业计划汇编》和《高考特刊》,是查阅今年我省计划信息的正规渠道,请考生认准上述渠道。阅读招生章程考生应通过“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认真了解我省高考招生政策,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认真阅读拟
高考6选3聪明组合怎么选新高考元年已经来临,上海和浙江率先实行了首次新高考,而北京的2017级新高一也将成为2020届新高考的体验者。新高考政策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总成绩由数学、语文、外语三个科目加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的3个科目成绩组成,而这3个科目就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治、地理、历史、化学、物理、生物六个学科中进行选择。开弓没有回头箭,高考改革势
新高考怎样选科最合适新高考怎样选科最合适如下:分析及建议:物理+化学+政治,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5%;第二,对未来发展有帮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学习能力各有侧重,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因为知识体系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三门学
高中选科如何选择3+1+2新高考的改革方案比起过去高考文综、理综的模式,对考生选择大学专业的针对性更强。网上也有很多高考“3+2+1”的组合可以参考。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搜集高校专业资料,明确专业倾向“3+1+2”的模式不像过去“3+3”的模式,可以分文理时简单考虑一下自己擅长文还是理,等到高考完再考虑自己喜欢的专业。新高考“3+1
高中选科怎么选我是高一的男生,考试只有300多分,不知道该选文科还是理科,求解答!高中生如何选择文理科[仅供同学们参考]文理分科一直争议不断,但它作为目前的一种客观存在,可以说是高中生面临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学生的发展之路也将自此发生改变。以下是较为合理合理的选文理的方法:一、杜绝盲目选科盲目选科主要有以下几种:(1)“一边倒”,根据哪科选的人多就选哪科;(2)根据
浙江高考中的自选模块是什么东西,有哪些选择?自选模块是考1本的人所学的,总分60分,也就是说你要考1本的话总分是810分如果你要考2本的话,总分是750分,不算入自选模块..自选有18道题目,从中选6道写各个科目都有涉及所以学习的时候要把握中心,如果1本没戏,不要把学习中心放在自选上自选试卷是一样的。浙江高考自选模块数学考哪些?在浙江高考实行改革的两年间,新增了自选
浙江高考选考科目与专业选择①“物理+化学+X”或者不限学科”两种要求占比较大绝大部分高校本科专业的选科要求“物理+化学+X”,比如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电子信息类等理学专业,基本上都要求物化2门均为选考方向。在这种选考科目要求下,单选物理或化学,专业选择范围就比较小了。“不限学科”的专业多是传统高考中文理兼招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会计、小语种等专业。
2025-06-03 22:14:09
2023-10-12 00:45:47
2023-10-12 06:14:33
2023-10-22 09:08:22
2024-11-02 21:57:29
2025-05-27 11: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