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考指南 > 正文

学日语能考哪些大学?

2024-02-14 01:52:05 | 377招生网

学日语能考哪些大学?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377招生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学日语能考哪些大学?

自学考试本科日语????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首先纠正一下:江苏省是有自考日语专业的,但主考学校不是南大,而是东南大学,具体问题如下:
1、你可以报考任意省份的自考,自考报名是没有户籍、年龄等条件限制的。不过报考哪个省的自考必须要到当地(江苏省内)的自考办进行报名才可以了。
2、报名江苏自考的话,只需要在江苏省的任意一个自考办进行报名就可以了,你可以选择一个离你们安徽最近的地方,如可以选择在徐州报名。因为如果你报名后的每一次考试基本上都会安排在你报考自考办附近的中学。
3、转考是针对跨省而言的,如你可以选择在安徽考部分与江苏省相同的课程,然后把成绩转到江苏。
4、现在江苏省的自考只需要在报名的时候去一次自考办,以后的每次考试都可以在网上的自考生服务平台进行就可以了。自考办只负责组织报名与安排考试,买卖教材、学习方式等都是考生自己选择与安排的。
5、需要补充一下的是:自考的毕业证全国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学校的好坏之分。所以建议你可以比较下你们安徽的日语专业与江苏的日语专业课程数量等方面是否有区别,然后自己决定在哪里进行报考~

最后,附江苏省自学考试 东南大学主考2050202 日语(本科段)课程安排,满意别忘了采纳下哦!

序号 课程 课程名称
1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00 609 高级日语(一)
4 00610 高级日语(二)◆
5 00611 日语句法篇章法◆
6 00612 日本文学选读◆
7 00601 日语翻译◆
8 00535 现代汉语
9 27004 日语写作◆
10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11 选考科目(任选一门 )
00012 英语(一)◆
27017 法语(二外)◆
27018 俄语(二外)◆

学日语能考哪些大学?

学日语能考哪些大学?

其实大连外国语的日语还算是不错的,前身是1964年在已故的周恩来总的亲切关怀下成立的,时为大连日语专科学校。大连地方也挺不错的,但是要说就业的话,还是选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或者苏州一带,大连刚开始给的工资太低了!祝你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下面是日语专业的全国排名: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东北师范大学 A+ 北京大学 A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吉林大学 A 天津外国语学院 A北京师范大学 A 武汉大学 A 大连外国语学院 A
浙江大学 A 四川外语学院 A
B+等(18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复旦大学

B等(18个):黑龙江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鲁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

学日语能考哪些大学?

东南大学招生人数

377招生网(https://www.1263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东南大学招生人数的相关内容。

东南大学发布2023年本科新生招生计划,共3775人。

东南大学简介: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简称“东大”,位于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校训:

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 东南大学校训典出《礼记·大学》,对于“止于至善”四字,孔颖达释为“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朱熹释“止”为“必止于是而不迁”,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而不再改变,释“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事情的最高原则,即最高的善。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设有34个院系,开设87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33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08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2431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525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80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3人,具有较大全球学术影响力的杰出人才约500人。

东南大学在江苏的招生计划:

1、东南大学建筑类专业:

在江苏2022年高考物理招生计划人数为19人。 377招生网

2、东南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

在江苏2022年高考物理招生计划人数为45人。

3、东南大学工科试验班专业:

在江苏2022年高考物理招生计划人数为40人。

4、东南大学理科试验班专业:

在江苏2022年高考物理招生计划人数为16人。

5、东南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

在江苏2022年高考物理招生计划人数为11人。

6、东南大学英语专业:

在江苏2022年高考物理招生计划人数为5人。

以上数据出自中国教育在线官网。

以上就是377招生网为大家带来的学日语能考哪些大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77招生网:www.1263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学日语能考哪些大学?”相关推荐
高考日语生能报哪些专业?
高考日语生能报哪些专业?

高考日语生能报哪些专业?1、高考日语不能选的专业具体限制还要看报考学校的具体要求。在大学的《招生章程》中,一般对此有明确的说明,例如大学里的英语、外贸相关的专业是不招收非英语高考的学生;国防生不招收非英语高考的学生;传播传媒等专业对英语类考生与非英语类考生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如果是使用日语参加高考,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仔细查对该大学专业对语言的限制条件是怎么样的,否则有可能会因

2024-04-29 07:10:49
哪些大学录取高考日语语种
哪些大学录取高考日语语种

哪些大学录取高考日语语种高考选择日语作为外语语种的考生,可以正常填报任何大学的专业。如果考生想要报考日语专业,以下是一些开设日语专业的大学推荐: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日语教学方面具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经验,提供了全面的日语课程。大连外国语大学:同样拥有优秀的日语教学团队和丰富的课程资源。上海外国语大学:其日语专业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教学质量有保障。

2025-07-26 04:32:16
日语大学有哪些
日语大学有哪些

西安翻译学院是本科还是专科西安翻译学院性质为民办,层次为本科,属于语言类院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学院开设专业覆盖了体育教育、人工智能、网络与新媒体、护理、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现代物流管理、小学英语教育、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助产、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产品设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表演、小学教育、休闲体

2024-10-23 12:27:23
学日语有哪些大学
学日语有哪些大学

学日语有哪些大学学日语的大学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大学:中国部分大学:北京大学日语系: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设立日语专业的学校之一,其日语专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日语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颇受好评。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优秀的师资和教学资源。全球范围内的大学

2025-08-03 09:10:52
哪些大学有日语系?
哪些大学有日语系?

哪些大学有日语系?以下大学设有日语系:大连海事大学:该校设有日语系,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日语学习机会。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国内顶尖师范类高校,北师大拥有日语系,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的日语人才。华中师范大学:该校同样设有日语系,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学习日语的平台。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大学也设有日语系,具体名单可能因地区、学校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

2025-07-22 15:56:58
高考日语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高考日语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高考日语可以报考哪些大学高考日语可以报考的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清华大学。1、北京外国语大学位于北京市,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设东、西两个校区。开设本科专业121个,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11个,专业硕士点

2024-04-11 04:48:39
哪些大学有日语课程
哪些大学有日语课程

文学|十所热门日本大学院推荐(内含院校分布图)推荐日本文学专业热门大学院在文学领域寻找深造机会的同学们,以下十所日本大学院为您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与研究环境。这些学校按照难度由高至低排序,是您深造的理想选择。请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参考以下信息进行申请。01.(国立)北海道大学文学院人文学専攻表现文化论申请时间:2023年1月4日至10日申请材料:志愿票、受验票、

2025-07-21 19:45:00
日语考研学校有哪些?
日语考研学校有哪些?

日语考研学校有哪些?支持日语考研的学校和专业如下:学校: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专

2024-06-25 09:20:07